第八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在京啓幕
與會嘉賓現場體驗網絡文學主題的VR互動裝置
昨天上午,第八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啓幕。蔣勝男、麥蘇、血紅等近60位作家和百餘家網絡文學、動漫、影視企業代表,以及專家學者等400餘人參加了活動。
本屆大會以“網聚創新力量文映萬千氣象”爲主題,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新聞出版局)、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中共北京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辦。
大會主題演講環節,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蔣勝男圍繞《網絡文學的歷史敘事與中華文明傳播新局》開展主題演講,從文化傳承與國際傳播的雙重視角,爲行業發展提供了富有啓發性的思考;知乎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周源以《“短”見長——網絡文學產業發展中的新實踐》爲題開展演講,分享了知乎作爲以問答爲主的平臺,在“短內容”領域探索網絡文學發展的獨特路徑。
閱文集團黨委書記、副總裁謝蘭芳發表介紹了IP發展及打造消費新場景方面的成果。該集團今年將重點推出線下IP體驗空間——閱文書園。這是一個集“內容消費、IP體驗和粉絲社交”功能於一體的、年輕人的文化消費創新業態。有別於傳統的售賣型商業,閱文書園採用多維度的“社交策展型”商業模式,在滿足體驗感和情緒價值的基礎上,開發更加多元的內容參與方式和IP變現模式。
此外,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探討了在AI時代的知識生產語境下,人在定義意義、直面道德兩難與感受困境等層面的獨特價值。他認爲,強大的AI離不開能提出無窮問題的人類,即便在AI時代,人類依然會在解說與創造中持續前行。
當天上午與主論壇同步開放的宣傳長廊吸引了衆多參會者駐足。長廊通過實物產品、互動演示、沉浸式體驗等多種形式,集中宣傳網文人物手辦、AI閱讀、數智賦能閱讀、AI有聲書、VR眼鏡等“網絡文學+”新業態的最新成果,從AIGC輔助創作工具到經典IP轉化案例,直觀呈現了網絡文學與科技、產業深度融合的蓬勃活力。
大會會期兩天,其間還將舉辦創作評論、科技賦能、版權保護、青年四場分論壇,分享沙龍、IP之夜、創作採風等多項活動。
本組文/本報記者張恩傑
攝影/本報記者李娜統籌/滿羿
2024年中國網絡文學營收達495.50億元
在第八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主論壇上,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發佈了《2024年度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稱,2024年中國網絡文學市場營收規模達到495.50億元,同比增長29.37%;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6.38億人,同比增長16%,爲歷史新高。這一數據的提升與短劇和微短劇等新形態內容快速增長密不可分。
《報告》顯示,2024年網絡文學作品累計規模達4210萬部,較2023年增長超420萬部,增長幅度11.19%;網絡文學IP改編量爲83250部,同比增長14.55%;網絡文學行業海外市場營收規模爲48.15億元,同比增長10.68%,我國網絡文學出海作品總量(含網絡文學平臺海外原創作品)約爲75.09萬部(種),同比增長7.92%。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網文用戶規模增長速度明顯高於作品(11.19%)和作者(3.44%)的增速,網絡文學正在步入以用戶和消費轉化爲核心的新階段。”張毅君還表示,用戶年齡結構與2023年相比,26歲以上各年齡段的用戶佔比均有所增長,之下的用戶羣體比例則在下滑,具備更強消費能力的中青年羣體規模在擴大,驗證了網絡文學市場營收規模高速增長的內在動因。截至2024年底,我國網絡文學平臺駐站作者總數約爲3030.1萬人,同比增長3.44%。
綜觀2024年我國網絡文學發展,主要呈現三方面特徵:網絡文學成爲具有代表性的新大衆文藝;新業態模式促進行業多元價值體系發展;網絡文學與微短劇融合,開闢出行業轉型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