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場核三公投辯論週四登場 和碩董座童子賢:非核家園該轉彎了

支持核三延役的清華大學特聘教授葉宗洸(左起)、立委翁曉玲、黃國昌、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等人合影。記者曾吉鬆/攝影

首場核三公投辯論會週四(7日)將登場,爲月底公投暖身。五位挺核的正方代表昨日召開記者會提前拉票,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表示,他曾深信非核家園理念,但如今,非核家園已落後於世界潮流,該是轉彎的時候了。

中選會已公告,8月23日將舉行核三延役公投,並將陸續召開五場正、反方辯論會,首場將於週四舉行,昨日挺核、反核雙方分別召開記者會,要搶在辯論、公投前掌握話語權。

圖/經濟日報提供

民衆黨昨召開支持核三延役公投記者會,五位正方代表,包含童子賢、民衆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清大特聘教授葉宗洸皆出席,呼籲民衆投同意票。童子賢同時身兼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受外界矚目。

童子賢表示,他有信心公投一定成功,過去一年半媒體民調,支持核電比率約在六至七成,代表許多民衆是支持核電,未來公投過關後,政府執行有其程序,但一定會是最新民意的展現。

童子賢指出,臺灣能源政策是「目標正確、方法錯誤」的典型案例。他坦言,非核家園曾是自己深信的信念,但在反覆檢視相關數據與國際發展趨勢後,他清楚意識到,非核家園已落後世界潮流,該是轉彎的時候。

童子賢舉例,曾歷經核災的美國與日本,反而率先理性迴歸核能。美國三哩島電廠已重啓,並獲微軟簽署20年合作契約;日本則在再生能源發展受阻後,明確設定2030年達到核電佔比22%的目標。這些國家以科學、務實克服恐懼,值得臺灣借鏡。

對於很多民衆擔憂,臺灣土地小、高山多,不應該使用核電,童子賢以瑞士爲例,不論是土地面積、或山地佔據國土75%,都跟臺灣地理環境類似,但2024年,瑞士使用30.5%的核能,加上阿爾卑斯山水力發電和約7.5%太陽能,共構成瑞士有98%發電是不排碳的發電。

童子賢提到,若再放眼歐盟,2024年總計是23.3%核能。臺灣應該思考,爲什麼他們能夠使用核能,而臺灣卻必須被一個老舊的、有成見的、宗教崇拜式觀念鎖這麼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