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壯運行銷專案挨批空洞 商家優惠遭質疑:看得到吃不到

世壯運行銷專案挨批空洞,商家優惠遭質疑:看得到吃不到。(本報資料照片)

世壯運開幕在即,北市民代相當關心世壯運可帶來的產值以及相關行銷規畫,北市府產發局與各局處今日舉行專案報告,多位議員痛批內容空洞、國際化標示不足、欠缺地在商圈夜市等連結。市議員林珍羽更質疑報告不確實,怒轟若提出這種專案報告給蔣萬安至議會報告,一定會被罵翻。

世壯運將於17日開幕,議員關心北市府相關行銷與創造相關商家產值計劃,6日邀集產發局與轄下商業處等單位專案報告。商業處指出,配合世壯運已募集2493特約店家提供選手優惠,針對一般民衆也有1493間店家提供應援消費優惠;同時可透過APP進行雙北闖關兌換「壯寶」相關紀念禮品。

世壯運開幕在即,北市府產發局6日舉行專案報告,多位議員炮轟報告以及執行項目須改善。產發局長陳俊安表示,針對創造產值部分,會請商業處推估,後續再透過活動辦理做檢視。(徐佑升攝)

不過,多位北市議員認爲專案報告內容需加強。臺北市議員林珍羽批,臺北市最知名的就是夜市及在地特色商圈,光是環南市場就有1300家攤商,但專案報告內容中僅列出2000多家商店,甚至還有根本不需要幫忙行銷的知名連鎖品牌麥當勞、摩曼頓、鬍鬚張,「臺北市住宿餐飲1萬多家、16個夜市、65個商圈、娛樂產業3400多家,都沒有合作嗎?」

世壯運開幕在即,北市府產發局6日舉行專案報告,市議員林珍羽質疑報告不確實,並批特約商家缺乏北市特色夜市、商圈等在地特色商家。(徐佑升攝)

林珍羽還說,以往的「熊好券」都能分好幾項類別,光是這些店家都應該能比照辦理來納入,但現在除了臺北在地特色店家不足外,連預估的觀光效益產值都未見於報告內,「舉辦世壯運花了9億元,算不出來能帶動多少產值?」,面對世壯運運整個臺北市要動起來,不只是周邊場館的事。

林珍羽批,專案報告重點是世壯運可以帶來多少產值、多少經濟價值,但是報告內容呈現卻像是「提案」階段,如果這樣提供給市長報告,一定會被罵翻。林還說,如果這次世大運出問題,之後影響蔣萬安連任,相關局處都要負責。

臺北市議員詹爲元質疑,在專案報過中世壯運可以帶動多少經濟產值不明確,就連App在展演、賽會官網及積分,卻需要另外下載兩個APP,而非集中統合,「花兩次錢找廠商,重複花費資源」,APP介面設計很複雜不夠友善。

詹爲元更指出,在國際語言友善部分,在特約商家實體看板的外文文字不夠顯眼,而在APP上,甚至出現店家只有中文介面、英文卻沒有的狀況,這些都必須改善。

商業處長高振源表示,世壯運吸引超過2.5萬名選手與隊職員參加,人次突破4.8萬人次,這次募集2493家特約店、4458家百貨商場駐點,只要在活動舉辦的1個月內到場消費,就享有一般優惠或選手專屬優惠。

高振源指出,選手每週都能領600元,總計465萬元現金券。民衆憑開幕儀式購票證明,就能到122間特約店家消費,也能到麥當勞就享有選手同等優惠。

高振源強調,專案報告是以民衆到場館周邊店家爲主,另外的住宿、商圈景點等專區會有遊程的介紹,相關的消費補助、吃喝都會有額外消費,會再做相關的試算;賽事之後世壯運執委會也會有整體計算。

產發局長陳俊安表示,活動產值像是大巨蛋經濟,通常都是舉辦演唱會後,才能做出一個精確數字,議員提到的先前預估,會請商業處着手用什麼方式推估值,有大致的輪廓後,再透過活動辦理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