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權威籲 多傳達正面資訊
失智照護對家庭照顧者造成沉重的身心壓力,新竹縣政府打造失智友善安全防護網,並呼籲有需求者善用長照資源。(新竹縣府提供)
《忘了我記得》帶動失智症、長照等議題探討,而另一部《你好,我是誰》則是以臺灣失智症權威曹汶龍,與失智症團隊的真實人生爲背景的電視劇。曹汶龍醫師提到,當初開拍前,團隊進行詳細田調、完整劇本大綱,拍出的成品和實際情況,不會偏差太多,他建議,若要拍以失智症題材的戲劇,最重要傳達給社會正面資訊,讓看完戲劇的大衆有所收穫。
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近年來,講述失智症題材臺劇愈來愈多,曹汶龍指出,有些劇組拍失智的症狀拍得很像驚恐片,過度強調失智無奈、太多負面想法,拍多了,增加失智可怕性,甚至產生恐慌,其實失智是每個人活到老都可能面對的,透過戲劇傳達及凸顯家屬照顧、如何應對配合方法,甚至可講述政府推動長照、失智關懷等,這會更具有正面意義。
曾製作《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等夯劇的金牌製作人陳慧玲表示,《忘了我記得》有很多不同層面討論,她覺得戲劇賦予社會教育是重要的,但戲劇要顧及面向很多,無法滿足所有觀衆的個人需求,戲劇比較容易從情感層面切入,進而對觀衆有所啓發和影響,有了情感觸動之後,讓觀衆主動想要去了解某議題,進而去解決困境。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呼籲創作人做好田野調查,長照2.0在9年間已成長18倍,投入約900億元,全國90萬身心失能者已有將近5成使用居服、日照,此外還有交通接送、輔具、醫療人員到家協助。照顧者還是很辛苦,但現在已能有更多的可能性。
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則呼籲,有長照需求的家庭可撥打1966長照專線,取得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輔具等長照服務。如果屬住院個案,可在出院前詢問醫院出院準備小組,針對照顧者,衛福部也提供照顧諮詢、支持團體、照顧技巧指導、轉介心理諮商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