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會遺傳嗎? 解密ApoE基因提早逆轉
醫師建議,預防及延緩失智症,日常應多運動、選擇食用多元蔬菜及適量水果。圖/123RF
「家人最近被診斷出失智症,我也有遺傳風險嗎?」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表示,少部分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有家族病史,其遺傳性的突變基因指標,APOE基因的ε4變體是最關鍵的因素。其原因在於,ApoEε4會讓膽固醇代謝變差、血管彈性降低,導致大腦慢性發炎與血流不足,進而加速認知退化。
顏佐樺指出,ApoE是一種與脂肪與膽固醇代謝有關的基因,這個基因有三種常見型式:ε2、ε3和ε4。若ApoE基因帶有ε4,統計發現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可能比同齡一般人高出3到15倍。飾演「雷神索爾」的澳洲演員克里斯.漢斯沃在健檢時發現自己帶有2個ApoE4遺傳基因,宣佈短暫息影。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1年報告,目前全球有超過5,500萬人罹患失智症,預估到2050年將增加到將近1億4千萬人。臺灣的失智人口統計,依2024年3月21日公佈最新臺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估算65歲以上的長者中,每100人就有8人可能已經罹患失智症。
多數人認爲失智是「無法預防」的老化結果,但從功能醫學的角度來看,有一部分失智預防是可以透過檢測與生活調整提早發現並介入。顏佐樺說,目前可藉由「阿茲海默症ApoE基因檢測」來評估自身失智風險,分爲三種風險層級:低風險(未帶ε4)、中風險(帶有一個ε4)、高風險(兩個ε4)。
根據臺灣精準醫學研究的資料,國人約有3%屬於高風險羣。顏佐樺強調,即使檢測出ApoEε4,也不需要過度擔心,後天的影響力其實更大,包括三高、肥胖、缺乏運動與睡眠不足等。只要生活型態健康、發炎狀態被控制、壓力獲得調節,這些風險基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真正表現出來。
顏佐樺提供五大生活調整方向,從飲食、運動、睡眠、社交、營養各方面着手,及早調整生活、主動因應,透過檢查瞭解大腦的實際生理年齡與退化程度,制定個人化的預防與保健策略。
1.麥得飲食:結合地中海與得舒飲食,對大腦特別友善。每天吃深綠蔬菜、莓果、富含Omega-9的橄欖油、全谷、豆類與魚,少碰紅肉、加工食品與甜食,能幫助降低發炎、延緩退化。
2.規律運動:每天進行中等強度、有一點喘的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慢跑或超慢跑。也可搭配擡腿、深蹲等簡單的肌力訓練,除了促進血液循環與腦部彈性,也能穩定情緒、提升認知反應。
3.充足睡眠:大腦在深層睡眠中會清除β類澱粉蛋白(阿茲海默患者的重要指標蛋白)與毒素,幫助神經修復。睡眠不足或作息混亂,反而會加重發炎與退化風險。
4.人際社交:經常學習新知、與人交流,有助於讓大腦保持在最佳狀態。尤其退休後更要重視社交互動,避免因長期缺乏刺激而加速大腦退化。
5.均衡營養:Omega-3、B12、維生素D等營養素有助於促進神經傳導、維持大腦正常運作。可定期抽血追蹤,特別是素食者或有長期服藥(如胃藥、糖尿病藥)者,更要注意是否需要補充。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