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支實付險爭議 壽險公會:找新任衛福部長商議

兼任全民健康保險會委員的許舒博表示,保險應迴歸到實質保障的本質,舉例來說,各醫院的醫材價格要有一致性,否則保險業者無所適從,將會找新任衛福部部長石崇良溝通相關議題。

根據保發中心研擬、已送進金管會的實支實付險費率調整指引,針對過去一段期間內損失率過高的保單,第一年最多可調整30%,接下來可逐年調整10%,但仍須經金管會覈准。

據悉,適用調費機制的保險商品爲「一年期以下傷害保險及健康保險」當年度新送審的保單、已銷售的保單,及已停售且提供續保的老保單三種,但不含團體保險、旅行平安險、豁免保費。

近年熱銷的實支實付醫療險,隨着醫療科技進步、自費項目暴增,加上保險公司認爲,部分醫生刻意引導有買保險的病患,選擇昂貴的自費醫療項目,衍生許多理賠認定爭議,部分壽險公司的實支實付醫療險損失率飆高、影響經營穩定。

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表示,目前調費指引還在討論中,主管機關也要兼顧各方聲音,不管是「一定不能漲」、還是「一次漲太多」,都並非外界所樂見,但若不能調漲,也可能導致壽險公司停售,未來新一代的年輕人恐買不到相關產品,應思考怎麼做才符合永續,未來也會跟衛福部有更多的討論與研議。

他舉例說,大家都不喜歡漲價,如果學校的學雜費永遠凍漲,學生和家長會很高興,但學校卻因成本上漲,導致設備無法維修,也無法聘請到一流師資、被國外學校挖走,由此可知,「凍漲不是萬靈丹」,會影響到許多看不到的競爭力,不過,就算要調整,也要好好思考,如何調得有道理、讓大家能夠接受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