蒔緣原創小說:心口的花兒。----第二章‧桂蘭與陳英

Chat Gpt生成圖

引言:

命運將三個失去家人的靈魂放在同一個病房,讓她們彼此取暖。

有人溫柔安撫不安的老人,有人接過遺願照顧他直到找到家。

心外病房的另一頭,住着楊桂蘭。

她的頭髮花白,卻總梳得一絲不苟,

眉眼間透着歲月的紋路,卻一直帶着親切的笑容。

那笑容,像清晨的陽光,

能穿透醫院走廊裡永遠帶着消毒水味的冷空氣。

很難想像,這樣一位沉穩溫和的女人,

曾在一次突如其來的地震中,

失去了先生與孩子……

整個家,也在一夕之間被瓦礫吞沒殆盡。

那是她生命中最深的裂縫。

當年,她被救出時渾身灰塵、指尖滿是血,

耳邊還回蕩着瓦礫崩塌的轟鳴聲和鄰居的呼喊。

她抱着最後一絲希望,在臨時安置中心等待名單的公佈,

直到最後一刻,卻再也沒等到熟悉的名字。

那晚,她一個人回到廢墟旁,

天色漸暗,冷風吹起,她覺得胸口像被硬生生掏空。

她是唯一的倖存者;

但她的心臟早在多年前就動過手術,

如今又惡化,只能長期住院控制,

等待醫生評估是否要再次開刀。

或許因爲經歷過太多失去,桂蘭對孤獨的感受比誰都敏銳。

住院期間,她常主動幫護士端水送藥、

替病人調整枕頭、扶那些沒有家屬的病患去洗手間。

醫院的走廊裡常能看到她的身影,

她步伐不快,卻總願意爲別人停下來。

偶爾,「花兒」在病房裡情緒失控、激動掙扎時,

也只有桂蘭能輕輕按住他的肩,

柔聲安慰他:「別怕,沒事了,就像風吹過一樣,很快就過去。」

奇怪的是,每次聽到她的聲音,花兒似懂非懂地,

總會慢慢安靜下來,眼神也溫順許多。

※※※※

陳英,是另一位年輕病患。

她自小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被親生父母遺棄在育幼院,

習慣了獨自面對生活的冷風與深夜的咳嗽聲。

她不怕疼痛,但怕安靜;

因爲在萬籟俱寂裡,她會聽見自己心臟不規則的跳動。

她的世界裡,沒有長輩爲她端過一碗熱湯,

更沒有人關心她,夜晚是否蓋好棉被。

初見桂蘭,是在一次例行檢查的走廊上。

那天陽光透過醫院的高窗灑下來,

桂蘭正蹲下身,替一位行動不便的老婦繫鞋帶,

動作緩慢卻細緻,還不忘擡頭微笑安慰:「好了,別急,走慢一點。」

陳英抱着自己的病歷,靜靜地站在那裡,

那一幕,像一束暖光照進陳英心裡,久久不散。

之後,桂蘭時常在陳英靜脈滴注的時候坐在牀邊,聊家常、講笑話;

有時還會從外頭帶回兩顆剛洗好的橘子,

剝好放進紙巾裡,遞到她手裡。

久而久之,兩人像母女一樣,互相照應,

甚至約定:「等我們都治好了病,就一起出院,彼此照顧。

或許租個小房子種種花、養幾隻雞。」

桂蘭還常拉着陳英去看「花兒」,

笑說:「我們這樣去,就像一家人去探望家裡的老爺子。」

花兒見到她們,總會露出一絲近乎羞澀的笑。

那畫面讓陳英覺得,人生或許真的還能有一個完整的家。

有一次,「花兒」情緒低落地坐在窗邊不說話,

桂蘭替他蓋好毯子,陳英則遞上一杯溫水。

那一刻,三人之間的沉默,卻更像是默契的依靠。

※※※※

然而,命運並未放過她們。

那年冬天,桂蘭的第二次心臟手術失敗,她安靜地走了;

彷彿只是沉沉睡去,沒有留下任何遺言。

她的牀邊只剩一條淡粉色的毛線圍巾,

那是她親手織給陳英的,線頭都還沒收齊整哪!

陳英哭得幾乎喘不上氣。

淚水滴失了摟在胸前的圍巾

她彷彿又聽見桂蘭的聲音在耳邊輕喚、

圍巾裡還透着桂蘭身上淡淡的肥皂香。

她想起兩人對「花兒」的承諾:

不能讓這位孤單的老人無人照顧。

於是她決定,在自己出院前,接下這份責任。

即使她的心臟依然脆弱,即使未來可能還會面對未知的手術與病痛,

她也要替桂蘭守住這個約定。

因爲她明白,那不僅是對花兒的承諾,更是對自己的一種救贖;

也是她第一次,真心想爲別人撐起一把遮雨的傘。

【章尾後記】

一顆心,能安撫另一顆心

在病房的長廊裡,有人以爲陪伴只是說話與守候,

可真正的陪伴,是在別人最脆弱的時候,

用自己的心去接住對方的恐懼與孤單。

桂蘭用微笑與手心的溫度,教會陳英什麼是「家」;

陳英用承諾,讓這份溫度延續下去。

原來,血緣之外,也能生出親情;

而愛,是唯一能在手術室之外,

爲心臟續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