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慾不振沒胃口 可能是壓力造成

營養學專家表示,壓力大時會讓自律神經失衡,飢餓訊號失靈,而導致食不下咽、食慾低落沒胃口。(本報資料照片)

明明吃飯時間到了,卻一點胃口也沒有?聞到食物沒感覺、看到飯菜反而想躲起來?其實不是你挑食或腸胃出問題,而是你的大腦正處於壓力防禦模式。營養學專家表示,很多人以爲沒胃口只是小事,但這是身心發出的求救訊號,不能忽視。

營養學專家洪泰雄表示,壓力會讓人食不下咽有三大原因,包括情緒過度緊繃、思緒塞滿滿,讓腸胃無法好好運作;長期過勞或壓抑,讓自律神經失衡,飢餓訊號失靈;精神疲憊到極限時,大腦會「關掉」食慾,把能量留給生存功能。

洪泰雄表示,很多人以爲沒胃口只是小事,其實這是身心發出的求救訊號,若身體長期沒有能量來源,就更難對抗壓力與疲勞,形成惡性循環,「食慾下降其實是身體按下暫停鍵,提醒你該休息了。」

洪泰雄表示,要恢復食慾,第一時間應先處理壓力與疲勞感,試着做些開心的事、好好睡一晚、緩解焦慮與疲勞,胃口才會慢慢打開。接着建議以「辛香味」刺激腦中食慾中樞。

科學研究指出,辣味、酸味、香料等強烈的味覺刺激,可以激活大腦的飢餓訊號,讓人產生想吃東西的慾望,包括薑黃、山葵、芥末、黑胡椒、辣椒、檸檬汁、烏醋、梅子醬等;麻油拌飯、熱湯加薑絲、胡椒炒蛋等,都是幫助喚醒食慾的絕佳調味武器。

洪泰雄提醒,吃不下是身體在自保,當沒胃口時,先不用勉強自己一定大吃,可以試着吃一些有味道的小東西,例如熱湯、辛香蔬菜、酸辣醬汁,慢慢把胃口養回來纔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