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公佈8月12日起美國水產檢附文件就可輸臺 林靜儀:非因應關稅

衛福部食藥署30日公佈美國水產品「通過系統性查覈程序」,未來美國魚類、甲殼、調製魚類等產品,檢附官方證明文件後,即可輸臺,被解讀爲放行水產換取關稅,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不是因應這次關稅所做動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對等關稅談判進入最後倒數,據傳我方端出上看4000億美元對美投資金額,爭取關稅稅率與日本相同,爲15%。衛福部食藥署30日公佈美國水產品「通過系統性查覈程序」,未來美國魚類、甲殼、調製魚類等產品,檢附官方證明文件後,即可輸臺,被解讀爲放行水產換取關稅,不過,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本次公佈「不是因應這次關稅所做動作。」

根據「食安法」相關規定,出口國必須通過系統性查覈,食藥署纔會受理該國產品輸入查驗申請,因此本次公佈美國水產品通過系統性查覈程序,被解讀爲產品即將輸入臺灣,可視爲放寬對美水產品限制。不過,食藥署官員從署長姜至剛、副署長林金富,至食品組長劉芳銘、副組長蕭惠文等,截稿前均聯繫不上。

林靜儀表示,食藥署針對肉品、水產品等,本就有系統性查覈機制,本案「在關稅之前就在規劃」,因此不是突然公佈,只是時間上巧合,且系統性查覈與相關產品是否會輸入臺灣「沒有劃上等號」,只是省去逐案查廠流程,若某一國家沒有通過系統性查覈,要輸入相關產品,就必須逐一查廠,通過之後則是檢附文件申請查驗登記。

食藥署發佈「美國水產品輸入規定」,貿易代碼HS03、1604、1605,經查分別爲「魚、甲殼動物、軟體動物及其他水生無脊椎動物」,「已調製魚類及魚子醬」,及「調製、冷藏、罐頭蝦及螃蟹」三大類產品,8月12日起,逐批檢附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輸入我國水產品官方證明文件,向食藥署申請輸入查驗合規定後,即可輸入。

據瞭解,我方端出上看40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金額,盼爭取對等關稅與日本齊平的15%稅率。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21日前往美國華府,應戰臺美第4度實體談判,迄今已逾1周,至今未有任何相關消息傳出,市場對此高度擔憂。鄭原訂28日返臺,卻臨時調整行程,行政院經貿談判總代表楊珍妮則在日前先行返臺。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