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長側寫/醫師署長姜至剛以溝通拆彈 自嘲「誤入叢林小白兔」
衛福部食藥署長姜至剛面對藥品、醫材及食品議題,他都用柔軟身段,以溝通拆彈。記者曾吉鬆/攝影
衛福部食藥署長姜至剛,爲國內首位醫師出身署長,還沒上任就被藥界抨擊不適任。但面對藥品、醫材及食品議題,他都用柔軟身段,以溝通拆彈。被藥師公會全聯會抨擊時,他親自到全聯會與理事長黃金舜溝通,並支持對方「藥師應歸食藥署管」主張,雙方和解。面對萊豬輸臺爭議,站上備詢臺直面立法委員質疑,他也耐心說明,獲得肯定。
從學界踏入政界,醫界走入藥界,姜至剛自嘲是「叢林小白兔」。他在醫學院時,就教導學生,與人爲善、和睦處事重要性,在競爭激烈的臺大校園,也要保持「寧願考低分,不願沒朋友」中心思想,且朋友之間應是合作,不要競爭。此理念轉變成爲官哲學,他以溝通爲首要之務,成立國會與媒體聯絡臨時編組,強化與民溝通,面對各界對其政策質疑,也不曾展現慍色。
食藥署6月發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明訂攤販「不能手碰完錢再直接摸食物」,引發業者反彈。姜至剛主動現身,向媒體說明,新制雖立意良善,但他已聽到業者心聲,前期將以輔導先行。據悉,政策面臨質疑當天,他低調駕車與妻子至夜市瞭解實況,發現國家級電子支付「TWQR」是可行解方,與多家夜市管理委員會商量後,近期將公佈合作計劃。
化解藥界質疑,連面對夜市攤商都有溝通之道的姜至剛,圓融之餘卻不鄉愿。母嬰品牌「媽媽喂」質疑市售配方奶粉「100克有50克糖」,姜至剛心中「學者魂」難按耐,不容非事實說法流傳,食藥署先是以市售配方奶粉含糖數據澄清實情,後續又發稿指出,依「食安法」可對造謠且造成實質損傷者處最高3年以下徒刑,不實說法才終於止步,「媽媽喂」主動道歉。
大學教授與衛福部事務官都是壓力不小的工作,但姜至剛生活仍極度自律。不只定期健身,在立法院備詢時,他把幕僚準備的便當轉讓他人,從保溫袋裡掏出愛妻準備的「優格便當」,內容物是他利用溫奶器自制的優格,搭配堅果、蘋果,再放上2顆水煮蛋,飲食清淡讓周遭官員折服。從爲官哲學至飲食習慣,姜至剛均獨樹一格,盼爲衛福部帶來新氣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