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不支持平行承認美學名藥 將加速審查美國新藥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指出,藥品關稅政策將導致國產藥出口受阻、進口藥價變貴,新藥還可能退出臺灣市場。(本報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着手對進口藥展開調查,外界擔心美國將對藥品關稅開鍘。前衛生署副署長張鴻仁日前建議,盼政府直接覈准美國新藥、新醫材進口,作爲與川普政府協商的籌碼。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中,委員關切我方是否能平行承認美國藥品,食藥署長姜至剛回答,若是學名藥,不支持;至於在專利期的新藥,將持續加速審查。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指出,藥品關稅政策將導致國產藥出口受阻、進口藥價變貴,新藥還可能退出臺灣市場。食藥署統計,截至今年3月,有效的藥品許可證計有1萬1454張。其中,國產許可證計 8315 張(72.6%)、輸入許可證計3139張(27.4%)。輸入藥品許可證其製造廠爲美國者計有214張(佔1.86%),前三大類爲人體血液製劑、抗腫瘤藥品、神經系統用藥。

林月琴詢問,國際上的藥品,若美國FDA、歐盟EMA已通過,是否能平行承認?姜至剛指出,FDA承認的藥物很多,若學名藥要平行承認,他不支持,這會導致美國學名藥很快速地佔據臺灣市場;至於在專利期的新藥,假如有機會讓民衆提早用到,將持續加速審查。

另爲降低對進口藥的依賴,藥界期盼政府能提高學名藥的使用。對此,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健保申報的1.4萬多個品項中,83%屬於國內製造,申報金額卻只有23%,簡單來說是「物廉價美」,希望多鼓勵學名藥、生物相似藥的使用。

石崇良說,去年起健保署推動獎勵措施,學名藥、生物相似藥的佔率從7%提升至13%,希望朝向30%前進。今年下半年,將擴大化學藥物的學名藥使用,待專家會議列出清單,共擬會議通過就可實施。

至於病患擔心若癌症藥物受到衝擊,將無法負擔高昂的治療。衛福部長邱泰源迴應,任何還沒有發生的事、不一定會發生的事,我們可能先不要擔心。從他當醫師以來,癌藥的價碼一直在變動,但能用的病患還是可以用。在健保的範圍之內,會盡量給病患,尤其是癌症病患最好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