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微心願”打造“紅色物業” 市南區“三基”工程亮點頻頻
來源: 信網 責編:王熠冉 2025-02-05 11:26:16
青島市南區聚焦基層治理“微生態”,開展“強基層基礎 到基層領幹 爲基層賦能”工程,系統打出了一套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組合拳”,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全面提質增效。兩年多來,創新開展了“微心願”“紅色物業”“年輕幹部‘四下基層’”等亮點工作,形成良好的社會效果。
“微心願”讓基層治理更有溫度
市南區不斷探索機關在職黨員進社區長效機制,創新構建“圓夢微心願”黨建工作機制,通過羣衆“許願”、黨組織“派單”、黨員領單“圓夢”,有力提升了城市基層黨建“微治理”水平。
“希望能有人幫助我家孩子提高學習成績。”來自林先生家的微心願引起了湛山街道仰口路社區黨委的重視。由於自身患多種病症,家庭有一定經濟負擔,林先生難以爲性格內向的女兒提供課業上的指導。仰口路社區黨委聯合湛山街道社工站,廣泛聯繫共建單位認領“微心願”,最終鏈接青島大學,招募4名大學生志願者爲孩子提供功課輔導。
市南區按照“精準化、項目化”思路,確定服務對象,把“一老一小”、低保戶、殘疾人、空巢老人等列爲重點羣體,列出“微心願”徵集清單。明確界定機關黨組織、在職黨員、街道、社區4個層面責任主體,細化3大項12類職責任務,變“軟約束”爲“硬槓槓”。
市南區堅決扛起使命擔當,辦好惠民利民實事,着力解決人民羣衆急難愁盼問題,從“解決一件事”升格到“解決一類事”,真正做到問需於民、服務爲民。在全區紮實開展“點亮微心願,服務大民生”活動,不斷探索創新基層治理新“解法”,持續增強羣衆幸福感、獲得感。羣衆提出“微心願”,社區黨委收集發佈,在職黨員、共建單位等認領“圓夢”,身邊難題“及時解”,合力形成工作閉環,一個個“微心願”點亮了“大民生”。
“紅色物業”推動開放樓院“大物管”拓面提質
市南區作爲青島主城區,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較早,80%的居民小區都是開放式的老樓院,物業管理可謂是老大難。在此情形下,市南區於2024年啓動“深化紅色物業 共建幸福家園”三年攻堅行動,在青島全市率先制定《黨建引領業委會換屆規程》。將黨建“主軸”嵌入基層治理,以紅色物業“小支點”撬動基層治理“大能量”,彰顯“紅”的特色,體現“治”的成效,真正打通黨建引領服務羣衆的“最後一米”,爲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築牢根基。
“充分發揮‘紅色業委會’戰鬥堡壘作用,逐戶上門、全面徵求、充分聽取居民對引進‘大物管’的意見建議,探討落地方案,爲‘黨組織搭臺、物管企業登臺、居民自治唱戲’治理模式奠定了基礎。”市南區委黨史研究中心副主任、組織部組織科科長苑文強介紹說。
以黨建爲引領,針對不同樓院具體情況,市南區探索出“黨組織+商業化物管、居民自管、景社共管、區屬企業嵌入服務”的“1+4”黨建引領“大物管”模式,打造了灣仔小區、伏龍山片區、旌德支路一號等黨建引領“大物管”先行示範點。如今,越來越多的開放式樓院從無人問、無人管的“老舊院子”,逐步煥新蝶變成爲整潔有序、欣欣向榮的“樓院共同體”,探索出一條開放式樓院治理的破題之路。
以“四下基層”提質賦能年輕幹部
市南區持續開展年輕幹部“四下基層”實踐活動,分期分批選派35週歲以下、缺少基層工作經歷的年輕幹部到社區一線脫產鍛鍊,推動廣大年輕幹部在基層火熱實踐中練就真功夫、錘鍊硬本領。
給年輕幹部加油補課。針對機關年輕幹部經驗不足、不接地氣、不敢擔事的成長短板,選派他們到社區實踐鍛鍊,補上基層經歷課,培養年輕幹部在矛盾糾紛化解、信訪事項穩控、突發事件處置中“吃吃苦”,給個人成長“加加油”。爲基層工作賦能增效。充分把握社區差異化發展水平、特色化發展需求,按照能力相稱、業務相關、專業相適的原則,合理配置實踐幹部資源,實現社區“需求側”與幹部“供給側”的深度耦合。對部分治理難度大、基礎相對薄弱的社區,還專門配備比較成熟的正科級幹部掛職黨委書記助理,給社區工作“添把柴”。幫區街聯絡牽線搭橋。實踐幹部在基層一線發揮“哨點”作用,把收集到的工作實情、民情民意、問題癥結及時向派出單位彙報,新制定的政策文件、工作要求及時到一線宣傳。對發現的一些“老大難”問題,邀請機關單位到社區“報到”,整合資源,在一線推動問題解決。文/於曉
[來源:信網 編輯:王熠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