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普惠包容的全球化
當前,世界正經歷深刻變革和複雜調整,全球化面臨諸多挑戰。如何推動全球化朝着更好的方向發展?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實現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路徑與行動”論壇上,多國政要、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爲全球化發展凝聚智慧、探尋良策。
烏茲別克斯坦總統顧問、分析和研究實體協調委員會主任、前副總理兼外貿投資部長烏穆爾扎科夫表示,全球化並未終結,而是轉向多極化、務實化的新形態。原外經貿部副部長、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也認爲,全球化不可逆轉,因爲科學的發展沒有停止。
“科技發展是全球化的根本動力,而非個別國家的經濟或貿易政策。積極發揮新技術的力量,並推動其在各國各領域的普及與滲透,是實現普惠包容的全球化的關鍵。”龍永圖說。
推動普惠的全球化,要做大並分好經濟發展的蛋糕,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羣都能參與並享有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烏穆爾扎科夫認爲,全球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讓所有的地區都能從全球化中受益。首先,平等參與全球經濟,消除貿易投資壁壘。其次,尊重各國文化、歷史差異,實現多元發展。最後,共同承擔責任,如氣候變化、貧困、糧食安全等全球挑戰。
推動包容的全球化,要支持各國走出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摒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保持全球經濟增長活力與動力。龍永圖指出,產業鏈重構是全球化新的實現形式。西方國家制造業“空心化”後的產業回遷,與發展中國家產業升級形成對衝,亟需通過國際合作實現產業鏈的優化重組。“在這個過程中,全球要加強合作,同舟共濟,重建互利共贏的全球產業鏈體系,以實現普惠包容的全球化。”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頻頻揮舞“關稅大棒”,引發市場廣泛擔憂。美國前商務部長古鐵雷斯表示,很多人都希望回到基於規則的體系,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爲中心,有國際性機構監管貿易、設置貿易規則,確保大家都遵守這些貿易規則。但如果無法回到這個體系,全球需要重新思考,爲未來做好準備。
“一個基於規則的體系讓全球可以自由貿易,如果沒有這樣的體系,就會出現混亂。”古鐵雷斯認爲。
巴基斯坦財政部長穆罕默德·奧朗則布強調,要實現公平的全球化,首先,要進行貿易體系改革,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其次,改革全球金融架構,落實新的債務重組方案;最後,發達國家應積極履行氣候融資承諾,重視可再生能源合作,幫助新興市場轉型。
“全球化不應是少數人的盛宴,而應成爲所有人的機遇。”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聯合國第八任秘書長潘基文在年會多個場合強調,通過多邊合作與創新驅動,人類完全能夠構建一個更加公正、綠色、可持續的全球化新時代。 (經濟日報記者 孫昌嶽 李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