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規劃公衆建言徵集時間過半,民生科創等領域建言超九成
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自6月30日北京市啓動“攜手‘十五五’,共繪‘京’彩藍圖”“十五五”規劃公衆建言徵集活動以來,廣大市民羣衆積極建言獻策,其中,民生保障、城市治理、科技創新、生態環境保護、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領域建言合計佔比超91%。
“這份報告已經寫了3個多月,恰逢建言徵集活動,我們的最新研究成果有了用武之地。”作爲金融領域從業者,國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創新部總監陳風奇積極建言,主題是“優化北京國有資產國企投資模式,引領耐心資本發展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好技術沒有投資人,許多專精特新企業的產業化之路就卡在了最後一步。”陳風奇建議,北京市可優化國有資產投資模式,用國資國企引領“耐心資本”,投資於具有新質生產力特徵的未來支柱產業。
也有建言者針對具體領域的發展提出了建議。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技智庫中心副研究員付宏和其團隊成員一起,對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提出施策建議。“爲了此次建言,團隊籌備了很久,多次到上海、深圳、杭州等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迅猛的城市調研。”付宏說,人形機器人產業已成爲全球科技競爭的新賽道,正在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北京,也通過設立專項基金、開闢醫療機器人綠色審批通道等方式,重點佈局人形機器人高端研發與創新應用,但在產業化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我們建議,在‘十五五’期間強化產業鏈協同,尤其是在醫療、特種機器人等細分領域,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付宏說。
6月30日,北京市“攜手‘十五五’,共繪‘京’彩藍圖”“十五五”規劃公衆建言徵集活動啓動,通過網站、微信、北京日報、電子郵件、信件等5種建言渠道,廣泛徵集社會各界建言,持續至8月底。建言活動啓動以來,心繫首都發展的廣大市民羣衆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一大批貼近實際、瞄準前沿、充滿希冀的意見建議。從總體情況看,民生保障、城市治理、科技創新、生態環境保護、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領域建言合計佔比超91%,建言人中企業員工、專業技術人員、企業管理者佔比超77%。
來源:發展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