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五五”規劃公衆建言徵集收到大批意見建議 超九成建言關注科創等領域
察民情、聽民聲、匯民智。自6月30日起,北京市啓動“攜手‘十五五’,共繪‘京’彩藍圖”“十五五”規劃公衆建言徵集活動。記者從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獲悉,截至目前,心繫首都發展的廣大市民羣衆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一大批貼近實際、瞄準前沿、充滿希冀的意見建議。在大批羣衆建言中,民生保障、城市治理、科技創新、生態環境保護、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領域建言合計佔比超91%,建言人中企業員工、專業技術人員、企業管理者佔比超77%。
面對如火如荼發展的北京人形機器人產業,市科研院科技智庫中心副主任付宏看到了北京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存在“研發強、但產業化不夠”的發展瓶頸。他在建言中提到,國內人形機器人發展先行城市各自形成了鮮明特色,面對北京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現狀,可通過差異化定位、區域協同、政策創新,構建“技術引領—產業協同—場景驅動”的完整生態。
付宏介紹,該建言是自己通過實地探訪,並在進行了大量文獻資料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的。他給出了突破瓶頸的具體方案,即聚焦高價值細分領域,構建差異化技術壁壘,重點佈局高價值細分賽道的醫療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此外,北京可在城市副中心、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區域新建的科技園區配備人形機器人場景,並接入市級數據共享平臺。
“面對‘十五五’時期的新機遇,北京應補短板、強優勢,通過不斷完善優化相關政策體系,促進北京人形機器人從‘仿人’到‘類人’發展,加快推進產業化步伐。”付宏說。
致公黨北京市委參政議政基地特聘研究員、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技情報研究所副研究館員燕娜的建言則聚焦國際科技合作。她提出,目前北京在國際科技合作方面還存在合作對象區域差異化佈局愈加明顯、新興領域海外佈局受阻、合作機制有待完善等問題和短板。因此,建議北京圍繞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大戰略,通過優化合作網絡、激活創新生態、深耕新興領域、促進人才流動、提升平臺能級等五大路徑,以國際科技合作鏈接國際創新網絡,構建全球科技合作樞紐,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搶佔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
“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培育‘耐心資本’與發展新質生產力之間,目前仍然缺乏有效橋樑。”作爲金融界專業人士,致公黨中央專委會委員陳風奇提出了“優化北京國有資產國企投資模式,引領耐心資本發展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建言。他在建言中提到,應當支持國有企業通過股權投資初創期新質生產力、專精特新企業。同時,可以將國有金融機構作爲“耐心資本”的主要推動者,藉助銀行系金融機構培育股權投資團隊,對於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的投資領域,明確一定比例,確保投資於優質項目的天使輪及A輪,以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我們希望通過自己專業知識在‘十五五’規劃起草階段起到一點點作用。”陳風奇表示。
建言渠道
網站:北京市政府門戶網站(首都之窗,www.beijing.gov.cn)或北京市發展改革委門戶網站(fgw.beijing.gov.cn),首頁點擊“攜手‘十五五’,共繪‘京’彩藍圖”留言。
微信:關注“北京發佈”公衆號,點擊“政務服務”—“十五五規劃”留言;關注“發展北京”公衆號,點擊“政民互動”—“‘十五五’建言”留言。
電子郵箱:155jianyan@fgw.beijing.gov.cn。
信件郵寄地址:北京市通州區運河東大街55號院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506室(來信請註明“‘十五五’規劃建言”)。
爲方便建言,北京青年報客戶端也專門開設了“我爲北京‘十五五’規劃獻一策”專題,市民可以進入“北京青年報客戶端”App,點擊專題留言。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