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哥斯大黎加發現橙色鯊魚 專家:或白化、黃化病齊導致
有漁民去年8月在哥斯達黎加(Costa Rica)海域釣到一條橙色鯊魚後,爲它拍下照片並放回大海。示意圖/ingimage
有漁民去年8月在哥斯大黎加(Costa Rica)海域釣到一條橙色鯊魚後,爲它拍下照片並放回大海。科學家今年8月1日在科學期刊上發表一篇研究報告,表示這是有記錄以來第一次發現的黃化病(xanthism)鯊魚病例,也是加勒比海域的第一例。科學家表示,鯊魚的橙色外表可能是兩種遺傳病共同導致的結果。
綜合《紐約時報》和《紐約郵報》報導,哥斯大黎加漁民Garvin Watson去年8月在托爾圖格羅國家公園(Tortuguero National Park)附近海域進行運動釣魚,途中一條橙色的護士鯊(nurse shark,又稱鉸口鯊)上鉤。
科學期刊《海洋生物多樣性》(Marine Biodiversity)報告顯示,這條成年鯊魚全長約200公分,周身有奇特的黃橙色素沉積,長着白色眼睛,卻沒有明顯的虹膜。報告得出結論,稱這是一條同時患有黃化病和白化病的鯊魚。
白化病會抑制深色素產生,而黃化病會使黃色素過多。鯊魚同時患上這兩種遺傳病的情況極爲罕見,因爲很容易成爲捕食者的目標。並未參與研究的哥斯大黎加大學魚類學家Arturo Angulo說:「這就像隨身攜帶一個警告標誌。」
他補充道,護士鯊通常依靠其褐色皮膚在海底進行僞裝,這有助於躲避威脅,同時也便於它們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突然吞食獵物。
哥斯大黎加瀕危海洋物種救援中心執行董事Arauz Naranjo推測,該海域的渾濁海水可能使該鯊魚的鮮亮外表不被掠食者發現: 「它很幸運能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而且沒有遇到其他體型更大的鯊魚。」
Arturo Angulo認爲基因突變是鯊魚橙色最合理的解釋,但研究人員認爲其他因素,例如壓力、飲食或水中的污染物,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延伸閱讀:
八爪魚騎鯊魚背遊「順風水」 科學家:前所未見
川普正式簽署命令停止推廣紙飲筒 稱塑膠不會影響鯊魚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