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榮懷委員:截至去年底,港交所上市的內地企業有1478家
3月10日8時,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集體採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北側舉行。
會上有記者提問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北京社團總會會長施榮懷,香港如何發揮“一國兩制”優勢,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施榮懷錶示,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的形成得益於國家的改革開放,得益於國家的發展進步。迴歸後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制度,爲鞏固“三個中心”地位提供了制度保障,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鞏固提升“三個中心”地位的必由之路。國際金融中心始終是香港響噹噹的金字招牌,截至2024年底,在港交所上市的內地企業有1478家,他們的市場總值佔總體超過80%,每天成交額近90%,這些數字都說明香港金融市場對內地企業的強大吸引力,我們也看到內地企業對香港金融市場的重要性。
“在這裡值得跟大家一提的,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排名持續上升,在去年年底已經回到世界第三位。”施榮懷說,香港作爲國際航運中心,從新中國成立開始就是國家重要的對外窗口,隨着內地經濟發展,進出口量持續增加,香港成爲世界重要的貨櫃碼頭和航運中心。去年,香港港口處理了超過1300萬個標準集裝箱,其中40%的轉口貨物來自內地,60%的貨量以內地爲目的港。香港作爲舉世有名的自由貿易港,在全球貿易上有許多優勢。
“我們常說食四方飯、做中國事,香港與國家命運與共這不是一句空話,香港的未來在與國家同頻共振。”施榮懷說,“如今,國家賦予香港新的戰略定位,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相信東方明珠一定更加璀璨,我們要繼續發揮獅子山精神,爲國家發展貢獻香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