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20年老公寓VS.郊區新兩房...怎麼選性價比最高?專家:自身需求要放首位

買房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殘酷二選一:市區20年老公寓VS郊區新兩房,你的青春該押在哪裡?

每天通勤3小時換大空間,真的值得嗎?這是30歲的工程師阿明站在租屋處陽臺的深夜自問。他正面臨多數首購族的終極抉擇:該買市區的老公寓,還是郊區的新大樓?

新北買房專家薛文怡說,這場選擇不只關乎房子,更是一場「時間成本」與「空間成本」的殘酷交換。

我客戶是一位平面設計師,當初選擇信義區30坪舊公寓,每天省下2小時通勤,用來經營副業接案,5年後他用副業收入換購大安區新房。客戶說「那間老屋雖然小,但幫他買到改變人生的時間資本。」。

買這房的客戶是一位保險業務經理,他買的是青埔預售屋,交屋3年後房價漲40%,但每天高鐵通勤月燒6千元。客戶說如果重選,我會把通勤時間拿去考國際證照,可能賺更多。

殘酷現實:你買的不是房子,而是人生選擇權

如果你買的是市區房,可以省下的通勤時間,5年=1,825小時,足夠學會三種技能~如果買的是郊區房,雖然使用空間較大,但也有可能被閒置成堆雜物專區,加上老屋修繕費vs新屋管理費,長期開銷其實相差無幾。

提醒每個想買房的人,你的每個決定都在改寫你未來十年的生活劇本。與其被市場牽着走,不如現在就認真蒐集買房資訊,看準時機下手纔是王道!

◎本文內容已獲中永和房屋買賣薛文怡喬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