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內外壓力下辭日相 誰繼任都將站在中美鋼索上

▲日本首相兼自民黨總裁石破茂遭黨內「逼宮下臺」。(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日本首相石破茂於9月7日舉行緊急記者會,宣佈辭去首相及自民黨總裁職務。《華爾街日報》評論此事是「全球主流政黨支持率流失、民粹新勢力的最新一幕。」但日本的問題可能沒有那麼簡單。

石破茂陷三角外交難題 又遇自民黨一蹶不振的3大因素

不可否認,自民黨在日本衆院選舉、東京都議會選舉和參議院選舉的「三連敗」,一度危及石破茂的「政治生命」;但根據日本三大主流媒體:《讀賣新聞》、《共同社》及《每日新聞》,於8月25日公佈的民調,石破茂的支持率已顯著回升。

尤其是在石破茂宣佈請辭後,《日本新聞網》(JNN)公佈的最新民調顯示,支持石破內閣的比例較上月增加0.9個百分點至37.7%,不支持者則下滑1.1%至59.4%;更有高達73%的自民黨支持者認爲,石破「無須辭職」。

顯然在多數日本民衆眼裡,石破茂的辭職並不那麼具有「急迫性」;但時不我與,石破茂最終還是在內外環境壓力下低頭。

在內部環境方面,造成自民黨一蹶不振的首要因素是「黑金」問題。根據《BBC News 中文》的報導,2023年11月,自民黨曝出黑金醜聞,多個派閥被揭向下屬國會議員下達銷售指標,要求他們出售政治籌款宴會券,若超過銷售指標,多出資金將以回扣形式返還議員,成爲不受監管的秘密資金。

此後,黨內「岸田派」、「安倍派」和「二階派」等主要派閥相繼解散。2024年4月初,自民黨宣佈對「安倍派」、「二階派」國會議員等39人進行黨紀處分,是2005年以來首次大規模處分內部成員。

石破茂聲稱,他上臺後已提改革方針,並完成政治改革相關法規制定,但仍未能消除國民對政治的不信任,認爲這是他「最大的遺憾」;殊不知「魔鬼藏在細節裡」,自民黨的長期執政已提供黑金充足的「養分」。

其次是經濟問題。據日本總務省發佈的數據,2025年5月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3.7%,連續六個月維持在3%以上的高位。其中,大米類價格同比上漲超過100%,創歷史紀錄,其他如咖啡豆、巧克力、飯糰等日常食品價格也顯著上升,引發民衆對生活成本的普遍擔憂。

石破內閣雖推動多項物價對策,釋出政府儲備米,還曾提出發給每個國民兩萬日圓,但於事無補。

最後是自民黨內部的權力之爭。有政府高層人士對NHK表示,他相信石破的宣佈辭職,是「掙扎到最後一刻才做出的決定。」而外界普遍認爲,「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自民黨副總裁菅義偉和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與石破茂長達兩小時的會談。據說兩人在談話中以「維護黨內團結」爲由,要求石破提前辭職。

事實上,自民黨全體國會議員和地方黨部,原訂8日提出改選黨總裁意見書;但經過調查顯示,恐有過半數支持提前改選,這就形同推翻石破。因此,石破或許想借由主動辭職,來避免黨內出現分裂局面。

但《產經新聞》指出,石破茂是被黨內「倒石派」逼宮退位。因去年10月在衆議院選舉的失利,身兼黨魁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已處於少數執政的地位,他的權力基礎不穩。例如,在參議院選舉自民黨剛確定敗選時,前首相麻生太郎就說「不允許他(石破)繼續留任」;前外相茂木敏充也表示要讓石破茂下臺,稱「告別過去才能迎來新生」。顯然只有石破茂下臺,其政治對手纔有出頭的機會。

在外部環境方面,石破茂的對外政策顯然無法因應世局的急遽變動,而川普就是其中最大的變數。參院選敗後,石破茂以處理美日關稅談判爲由,保留了他少數執政的地位。日本雖是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友,但石破同樣必須面對川普的「不可預測」和「交易式外交」。

石破確實小心翼翼地處理他和川普的關稅談判。在川普簽發行政命令後,日本獲得降低汽車關稅,以及把日本列爲對等關稅減免對象,也就是不疊加15%關稅的待遇;但付出的代價在一些日本網民看來,就像是「日本的第二次無條件投降」。

何況,根據NHK報導,負責談判的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透露,「美國對日本藥品及半導體的最惠國待遇(MFN)尚未納入行政命令,因此問題尚未解決。」

石破茂最大的外交難題是如何處理美國、中共、日本之間的「三角習題」。尤其是在面對日益加劇的中美戰略競爭時,日本的表現顯得手足無措。

日本在安全上必須仰仗美國的軍事保護;在經濟上,日本對中國大陸市場高度依賴。因此有專家認爲:「這種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的『雙重依賴』,在中美關係相對穩定時尚能維持,一旦兩國關係緊張,日本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在內部環境方面,造成自民黨一蹶不振的首要因素是「黑金」問題。(圖/達志影像)

未來自民黨新總裁的當務之急 促進團結、加強與在野黨派合作。

目前日本民調的支持度顯示,外界看好現任農林大臣小泉進次郎,以及隸屬「安倍派」的高市早苗,兩人都是接替自民黨總裁的熱門人選。在日本政治光譜上,兩人都可歸屬爲「右派」人物,但高市早苗的右翼色彩,相對更加濃厚。

石破茂請辭可能開啓一段長期政策僵局,如果基於「穩定壓倒一切」的考量,長期擔任外務大臣和內閣官房長官的林芳正,可能脫穎而出成爲過渡時期的一頭黑馬。

未來自民黨新總裁的當務之急是,避免日本再出現「一年一相」的「短命」內閣。因此,促進黨內團結,加強與在野黨派合作,應是優先課題。因爲,只有維持政治穩定,才能處理迫在眉睫的民生議題。

至於外交方面,儘管有人擔心日本右翼當道,會增加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但以日本「機會主義」的外交傳統,無論誰繼石破茂擔任首相,都會試圖站在中美之間的鋼索上,維持危險的平衡。

▼目前日本民調的支持度顯示,外界看好現任農林大臣小泉進次郎(右),以及隸屬「安倍派」的高市早苗(左),兩人都是接替自民黨總裁的熱門人選。(圖/路透)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