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全民陷供電風險
興達電廠新建燃氣復循環機組9日晚間發生火警,臺電與相關工程團隊赴現場勘查,天然氣泄漏點初步判斷爲新2-2號氣渦輪機天然氣加熱器下游管線法蘭。(臺電提供)
繼日前高雄興達電廠發生爆炸意外,臺電燃煤發電機組林口2號機15日上午也發生故障,兩者總計減少5%發電量,傍晚之後少了光電及風電,全臺用電更爲吃緊,令人擔憂。
興達電廠新2號機日前測試時發生爆炸意外後,臺灣供電緊繃,已不容再發生事故,不料裝置容量80萬瓩的林口2號機15日突然故障,供電歸零;此外,裝置容量74萬瓩的大潭1號燃氣復循環機組與約18萬瓩的通霄9號氣渦輪機也出現故障,發電也歸零。臺電表示,關於機組故障原因、修復時間等還要進一步瞭解,但備轉容量還夠。
同時間有4個以上的發電機組故障停機,實在很不正常。每次發生事故,臺電都會說供電沒問題,然而,發電機組三天兩頭出包,這裡少3%、那裡少2%,總有一天供電會扛不住,難道經濟部不需瞭解供電管理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嗎?
更何況,自蔡政府任內連續多次全臺大停電後,民進黨政府開始頻繁使用各種方法進行電力補破網。這些原本都應只是偶然使用的應急之道,現在卻成了非核家園政策下的慣常措施,久而久之,連臺電都以爲天下太平。
然而,這些年來,各種產業及家用電器設備容易損壞,都與爲搶救電力動輒降壓、降頻有關,再加上各地中、小規模的停電不斷,早顯示供電已走在危險邊緣,且事故不斷。如內部工程師爆料,臺電不顧公共安全,逕自放寬發電機組機器商轉振動的幅度,造成新機零件過度磨損,正是興達爆炸案的主因。
錯誤的能源政策逼得臺電必須狠操發電設備,不但影響供電,更置民衆於公安風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