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還沒救災先甩鍋
花蓮堰塞湖洪水釀重災 ,卓榮泰、傅崐萁前進指揮所再度交鋒,場面火爆不歡而散。(吳佩蓉攝)
樺加沙颱風導致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迄今至少17人死亡、十多人失聯的重大慘劇。行政院長卓榮泰24日抵達現場勘災時,與國民黨花蓮立委傅崐萁因爲「疏散責任」問題爆發爭執,之後雙方再轉往前進指揮所討論後續處理事宜時,藍綠立委再度爆發第二次衝突。
這是臺灣民衆不願看到,卻又極其熟悉的場面,歷次發生天然災害重大死傷,當受困民衆還陷在水深火熱之際,中央部會、地方政府、藍綠政黨就開始打起口水仗,互批責任歸屬;在野黨固然是究責咄咄逼人,民進黨更是深諳此道,頻頻反擊。
藍委王鴻薇秀出公文表示,國民黨團從7月19日薇帕颱風後就發現問題,8月要求公共工程委員會、農業部、經濟部要與花蓮縣政府研提減災、監測、疏散和工程方案,執政黨卻置若罔聞。她直指,以民進黨立委吳思瑤爲首,綠營側翼不斷散佈花蓮縣長徐榛蔚不在現場的假訊息,惡意造謠其人在國外;但其實徐榛蔚已在光復鄉救災,這種吃人血饅頭的行徑令人髮指。
以馬太鞍溪堰塞湖的規模以及衝擊預估防範,都不是一個地方政府有能力處理的,地方只有被動配合,負責一些遷離居民等的作爲及措施,但賴政府因深陷大罷免的政治狂潮而忽略丹娜絲颱風救災不力的陰影猶在,現在又冒出個更嚴重的樺加沙颱風災情,自然會全力防衛撇清責任。
現在很多人都說當下救災、救人最重要,究責是越甩鍋越讓人討厭。這話沒錯,但政治人物會不會真的如此自制則是另一回事。反倒是藉機甩鍋,把錯誤推給別人,成爲考驗人性的慣性,而這就要民衆以智慧明辨是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