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紮實做好防汛搶險救災工作
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 題:紮實做好防汛搶險救災工作
新華社記者向志強
當前已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近日華東、華北、東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北京、河北、吉林、山東等地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面對極端降雨頻發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全面壓實政治責任,落實落細各項防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面對大考,必須立足防大汛、抗大災,切實強化風險意識。有的地方几天就下了往常半年甚至一年的雨,一些傳統意義上降水量不多的地區也頻發極端降水。據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防汛關鍵期,黃河、海河、鬆遼等流域可能發生較大洪水,還可能有較強颱風北上影響北方地區,防汛抗洪形勢複雜嚴峻。在這樣的情況下,稍有鬆懈或準備不足,就可能帶來慘痛後果。要堅決克服輕敵、麻痹、僥倖思想,立足最不利情況,向最好結果努力。
未雨綢繆,必須落實落細,把預防工作做得更周密。一次細心的巡查可以讓一個村莊成功避險,一道細小的縫隙也足以引發一座大壩垮塌。實踐一再證明,準備工作越充足,細節考慮越周到,致災風險才能降得越低。要堅持關口前移、防線外推,滾動預報預警預演,深入分析防禦中的致險要素、承險要素、防險要素,將各類風險隱患在未發之時最大限度摸清排除。
統籌指揮,必須強化系統觀念,把調度協調做得更精準。防汛抗洪,既要預案完善、力量充足,也要注重隨機應變、科學調度。要在滾動研判的基礎上做好提前調度,綜合考慮雨情水情、地理地形等因素,打好提前量、下好先手棋;要完善會商機制做好聯合調度,統籌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防汛,統籌應對旱澇併發、旱澇急轉局面。要盯緊守牢薄弱環節和重點部位,科學調配救援力量和救災物資,確保發生突發緊急情況後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處置。
“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是全年防汛工作最吃勁的階段,關鍵時刻要有關鍵擔當、關鍵作爲。各地各部門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始終把保障人民羣衆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上緊責任發條,以工作措施的確定性、前瞻性有效應對災害事件的隨機性、突發性,堅決守護江河安瀾、人民安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