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票之差,業委會倒在最後一步!福州這個小區爲“怎麼算票”吵翻了
歡迎您的到來,我們專注於分享物業管理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最新動態。如果您對物業服務質量,物業管理制度、行業法規等話題感興趣,歡迎您關注我。在這裡,我們將一起探索和學習,共同推動物業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期待您的加入!
十票之差,業委會倒在最後一步!福州這個小區爲“怎麼算票”吵翻了……
樓道里的公告欄前,幾位業主搖頭嘆息。他們手中攥着的,不僅僅是一張張投票紙,更是對家園治理的期盼與困惑。
“只差十票!”福州鼓樓區世紀佳源小區的一位籌備組成員語氣中帶着無奈。這個小區近期正經歷第四次業委會籌建嘗試,卻在計票環節再次卡殼。根據《民法典》和《福建省物業管理條例》,成立業委會需要“專有部分面積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人數佔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參與表決”。
就是這個人數的計算方式,讓整個流程陷入僵局。
01 計票分歧,十票之差決定成敗
世紀佳源小區的業主們怎麼也沒想到,業委會成立失敗竟源於“如何計算業主人數”的理解差異。
籌備組認爲,應該按照小區內的實際居住戶數計算,即一戶一票,一戶不管擁有一套房子還是擁有幾套房子都按一票計算。按此計算,小區共有443戶。
社區和街道則依據《福建省物業管理條例》第十四條解釋:“業主專有人數按照專有部分的數量計算,一人專有部分按一人計算。”這意味着,如果一戶擁有多套房子,只要產權人不同則算多票。按此計算,小區應有493戶。
這50戶的差異直接決定了投票能否通過。最終統計顯示,投票人數僅差十票就能達到專有部分面積佔小區面積三分之二的要求。
02 投票規則,事前缺失事後爭議
“如果事先有明確的投票規則,可能就不會有這樣的糾紛了。”一位業主感嘆道。記者瞭解到,在投票前,小區並沒有制定詳細的計票規則實施細則。
籌備組成員表示,社區在投票前曾與他們溝通過總戶數的問題,當時並未提出異議。但到了實際計票階段,這個原本看似技術性的問題卻成了決定成敗的關鍵。
社區工作人員解釋道,在投票現場,他們曾提示業主覈實自己的產權情況:“我們有工作人員會詢問業主擁有幾個產權,就是怕出現這樣的問題。”
但仍有業主提出質疑:如果擁有兩個產權的業主只投了一票,是不是就意味着另一票被“浪費”了?這種情況是否影響了最終結果?
03 歷史難題,四次籌備屢屢受挫
世紀佳源小區業委會的籌建之路可謂坎坷。據瞭解,這已經是小區第四次嘗試成立業委會,前幾次也都因各種原因失敗。
此次籌備過程中,小區內不同聲音再次出現。部分反對的業主認爲籌備組成員存在有失公正的做法,因此選擇不參與投票。
“上一次籌備時,我們對制定的議事規則不滿,所以發出了反對的聲音。”一位曾經反對過業委會成立的業主表示。
籌備組成員則感到委屈:“我們聽取了不同意見,並不存在排擠的做法。”這種相互之間的不信任,讓本就艱難的業委會成立之路更加曲折。
04 法規本意,爲何如此規定?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條和《福建省物業管理條例》第十四條爲何要設置這樣的規定?
這些規定的核心目的是保證業主共同決策的合法性與代表性。 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中,業主的權利不僅體現在居住需求上,更體現在對專有部分的所有權上。
“專有部分面積佔比三分之二” 的要求確保了決策能夠代表大多數物業價值的利益;
“人數佔比三分之二” 則保證了決策能夠代表大多數業主的意願。
雙重標準的設計,既避免了少數面積大的業主獨斷專行,也防止了人數多但面積小的業主羣體損害大戶型的合法權益。
05 前路何在,業主應當如何做?
面對此次投票結果,小區籌備組表示希望組織協調會,就計票方式再次進行討論,同時也願意與不同意見的業主進行溝通。
那麼,小區業主應當如何推進業委會的成立呢?
第一,規則先行。在開始任何投票程序前,必須制定詳細、明確的議事規則和計票細則,並經各方認可後公示。規則應當包括如何計算業主人數、如何確認投票人身份、如何統計票數等具體操作細節。
第二,全面溝通。業委會籌備組應當主動與不同意見的業主溝通,瞭解他們的擔憂和訴求,而不是將其簡單歸類爲“反對派”。真正的共識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
第三,專業指導。尋求法律專業人士或物業管理部門指導,確保每一步程序符合法律法規要求,避免因程序瑕疵導致前功盡棄。
第四,持續參與。即使此次失敗,業主也不應放棄參與小區公共事務的權利。只有持續關注和參與,才能最終實現業主自治的目標。
街道方重新覈實票數後, 依然達不到法定要求。 但這不是終點, 而是下一輪努力的起點。
籌備組已經表示將組織協調會,與不同意見的業主溝通對話。他們深知,真正的共識不是沒有分歧,而是在分歧中仍能找到前進的道路。
無論最終能否成功,每一位投出選票的業主都已經行使了自己參與小區治理的權利。
如果你認同本文觀點,請點贊、在看、轉發!
只有更多人關注,小區問題才能真正得到解決!
關注我,瞭解更多的物業管理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