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香會劍指中國 示警臺海風險(李正修)
法國總統馬克宏30日在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對話」演說時提及臺灣安全問題。(美聯社)
新加坡主辦的年度亞洲安全論壇「香格里拉對話」剛落幕,中國大陸並未派國防部長董軍出席,是由國防大學副校長率團與會,仍無法平息3天議程聚焦於「中國威脅論」的炮火。
美國、日本、澳洲及菲律賓等國都將區域安全威脅指向中國大陸,馬克宏呼籲歐洲與亞洲能建立新聯盟,以「遏制尋求建立『脅迫範圍』的大國」。歐盟外交代表卡拉斯也呼應,中國大陸與俄羅斯是當前全球的最重大挑戰,盼印太與歐洲緊密合作,共同抵抗極權國家對現行國際秩序的威脅。
不過,會場也有不同聲音,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就呼籲東協應維護一向堅持的多邊原則,希望在歡迎美國持續參與區域事務之際,也不要排斥與中國大陸建立穩固的互動關係。
董軍沒有出席的原因錯綜複雜,有一說是北京在尚未釐清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意圖前,不想與美方直接接觸,以免在明顯趨於劣勢的外交場合失分。再者,中共其實也爲了應對迎面而來的美國新印太戰略預作準備,習近平接連造訪東南亞及俄羅斯,也在北京的「中拉論壇」與拉丁美洲國家領袖碰頭,目的就是要稀釋美國在各地對其勢力擴張的圍堵力道。
美中角力不僅牽動現行國際秩序的正常運作,連帶影響印太地區地緣版圖競爭走向,更不用說對臺海現狀的衝擊。以此觀之,軍事對抗日益激烈的印太地區當爲大國競爭首要之地,連馬克宏都成了首位受邀在香會發表主題演講的歐洲領袖,顯見印太地區已是國際社會無法忽視的重大安全焦點。
美國不會放棄全球霸權地位,更不可能因中國大陸崛起就退出印太地區,但若說美中兩強競爭必然走向戰爭,恐怕言之過早,必須出現無法挽救的變數纔可能觸發衝突,臺灣近年就被國際公認是最可能爆發戰爭的熱點。
衆所皆知,臺獨是美中關係的禁忌,更是最可能引爆大國衝突的觸媒劑。殊不知,此種微妙默契反讓共管臺海無意間成了華府與北京的共識。川普政府雖刪除「不支持臺獨」,卻不代表認同民進黨的「謀獨」作爲;中共將臺獨視爲必然動武的要件,但對實際軍事行動仍相當剋制。因此,英國近日纔會呼籲中共應以外交手段解決臺海問題,畢竟臺海衝突對印太地區,乃至所有國家都是難以估計的傷害。
每個國家爲維護國家安全預做準備是政府的基本職責,民進黨不應將國安當成惡鬥在野的籌碼、更不是催化仇恨的工具。臺灣問題涉及到中共顏面及民族復興,美國都知道避免觸碰,賴總統對眼前國際情勢及臺海的變局更應謹慎,不該在兩岸關係炒作民族主義激情,纔不會淪爲大國對抗的犧牲品。
(作者爲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