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山河破碎 綠營西瓜扛不住了(李晴果)
高雄美濃大峽谷盜採案持續延燒。(本報資料照片)
大罷免後,朝野迅速整隊、轉向2026地方選戰。特別是民進黨長期執政的臺南、高雄,向來被認爲「初選勝出就等於贏得大選」,因此有意競逐南二都的民進黨政治人物早已展開激烈的「黨內互打」;然而,連續發生的天災人禍及後續的救災不力,民怨四起,再加上在野黨積極揭弊,山河破碎的景象讓人觸目驚心,民進黨的南部選情充滿變數,恐怕已不是隨便派個西瓜都能贏的輕鬆局面了。
根據臺灣民意基金會16日公佈的民調顯示,儘管目前民進黨仍以30.9%的支持度位居政黨第1,但排名第2的國民黨支持度爲25.2%,不但與民進黨差距減少,且1個月就上揚了5.1個百分點,相當罕見;此外,國民黨若與支持度14.4%的民衆黨加總,藍白合可大幅領先民進黨8.7個百分點,對綠營形成重大壓力。
對民進黨來說,即使大罷免大失敗的後座力隨時間逐漸轉輕,但是綠電和地方開發的弊案仍持續爆出,甚至有擴大之勢,加上發電機組三天兩頭出事,且主要都發生在民進黨執政的南部縣市,這對民進黨2026選情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
7月襲臺的中臺丹娜絲重創臺灣中南部沿海地區,造成總計逾13萬片、總重約2800公噸的太陽能光電板損毀,嘉義與臺南沿海的魚塭型及滯洪池型光電場的情況尤其嚴重。截至9月,竟還有近3成的廢棄光電板沒有清除,雖然環境部強調光電板沒有環保問題,然而看着大量被棄置在山邊、水塘裡的毀損光電板,民衆心裡仍充滿疑慮。可以說,光電板一天不清除乾淨,南部民衆就一天無法放心,對民進黨的不滿也就無法消除。
有意參選高雄市長的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近來陸續揭發包括大樹區違法開發山坡地的「和山光電」、美濃違法盜採造成被戲稱爲「美濃大峽谷」的巨大坑洞等,總計已在高雄發現至少5處違法濫墾的環境破壞案件,引發輿論譁然。南部多處殘山剩水、滿目瘡痍,嚴重破壞環境生態、農民生計與民衆生活,甚至已帶來公安威脅,民怨爆起。
面對違法連環爆,民進黨中央及地方炮轟柯志恩揭弊時的一些枝節,希望能轉移焦點,然而,當地居民早已忍無可忍。橋頭地檢署檢察長張春暉16日率隊前往「美濃大峽谷」會勘時,地方居民上前「攔轎申冤」,訴苦稱濫挖情況已2年多,還害居民受傷,但報警都沒有用云云。問題之嚴重、民衆受害之深,賴政府和陳市府無可逃避,必須拿出霹靂手段快速打擊違法行爲,否則民怨一定會不斷累積。
有意參選臺南市長的國民黨立委謝龍介,也持續揭發民進黨在臺南政壇涉及的綠能黑幕,同樣引發高度關注。
南部不斷出現各種電力、綠能等開發案弊端,使得有意參選市長的藍綠政治人物的民調也出現微妙變化,雖然目前民進黨民調第1的可能參選人,支持度還略爲超過國民黨有意參選者,但雙方的差距正在縮小。
不只南二都,包括嘉義縣和屏東縣,民衆眼見民進黨執政下弊案不斷、百廢不興,鐵票是否會「生鏽」,充滿懸念。畢竟當年高雄的5000個天坑可以讓韓國瑜把綠地變藍天,美濃大峽谷當然也可能推升柯志恩的行情,翻轉選情!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