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讓當兵是榮耀 年輕人就不會閃兵(沈政男)

藝人閃兵案持續發燒,21日凌晨檢警兵分多路展開搜索,修杰楷(左)被帶回永和分局偵訊後移送新北地檢署。(鄧博仁攝)

繼數月前爆發藝人「閃兵」(逃避兵役)事件後,21日有更多藝人因同樣罪嫌遭到拘提,其中不乏知名樂團團員,甚至涵蓋甫獲金鐘獎的藝人。

役政司每年公佈「妨害兵役統計」,前幾年約30餘件,近兩年已增至70餘件,然而光從涉案藝人數量來看,恐怕沒被抓到的黑數多到難以想像。2023年以前,役男免役比例高達23%,後來因恢復1年義務役,體位判定隨之加嚴,但仍有13%不用當兵,10%服替代役。以這樣的免役比例來看,臺灣年輕人的健康狀況未免令人擔心,到底其中有多少人逃避兵役,在爆發藝人「閃兵」之後應徹底清查。

根據媒體報導,藝人閃兵的方法以造假高血壓爲最大宗,比如有人被教導體檢測量血壓時用力閉氣,血壓就會衝高,其實這樣的方法只能短暫使血壓升高,如果測量人員警覺性夠好,很容易就能抓到作弊。初檢高血壓的病人,會安排住院進一步檢查,但負責體檢的醫院說,「難以知道住院期間有沒有自行吃藥導致血壓升高」,顯然這樣的兵役體檢流程不夠嚴謹。

兵役體檢乃治軍的一環,如果連兵役體檢都漏洞百出,軍隊的素質令人擔心。住院兵役體檢應比照入營驗退,避免外界干擾與影響。

閃兵行爲幾十年前就有,最常見的是懂醫療的人在當兵前想辦法改變體位,比如吃胖或吃瘦;這樣的行爲不算違法,但當前不少閃兵卻是跟不法集團掛勾,以開立不實診斷書等方式拿到驗退證明。這類集團怎麼組成?如何運作?如果沒有醫院或醫療人員配合,如何得逞?凡此種種都需相關單位檢討。

每年幾十件體檢造假的妨害兵役案,從役政司的統計可知,沒有一件被判刑6個月以上,也就是實質上不用被關,只需繳罰金,難怪閃兵層出不窮。如果這類犯罪判刑都超過服兵役時間,賠本的生意沒人做,閃兵當然就會減少。若監獄不夠,可改服勞動役,或以高額罰金來嚇阻。

對比臺灣藝人的閃兵,韓國藝人大都以當兵爲榮,而閃兵的藝人很可能遭到觀衆唾棄,斷送演藝生涯。會有這樣的落差,原因出在臺灣人從來不把當兵視爲愛國行爲,就只是「應盡的義務」,當然就會有不少閃兵。如何讓年輕人感受到當兵是光榮的奉獻,臺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人認爲涉嫌閃兵的藝人,社會觀感不佳,不該獲得金鐘獎,文化部長也答應檢討得獎資格,但如何訂出合理的限制或追回條款,仍需要各方研議。要抵制這類藝人,最快的方式還是由觀衆的消費行爲來決定。由前一波涉案藝人的近況來看,閃兵醜聞對他們的演藝事業確實造成衝擊,這對有意仿效的人會產生警惕作用。(作者爲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