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盧鄭雙核心 黨政分進合擊(鈕則勳)

前立委鄭麗文18日當選國民黨主席,對於媒體問及黨主席一事,臺中市長盧秀燕僅迴應,「謝謝,大家辛苦了」。(溫予菱攝)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雖有稱鄭當選讓國民黨世代交替、擺脫醬缸,抗綠指數也會拉昇 ; 但也有歷屆得票最低,令恐不出黨中央,或其偏深藍的兩岸主張無法獲得認同,還有評論擔心盧秀燕與鄭是否能磨合,甚至出現鄭當主席,盧的2028有懸念等懷疑論皆出臺。平心而論,也挺盧的鄭麗文當選主席,和藍營2028最可能人選盧秀燕,互動關係應會是「盧鄭雙核心」,對黨務與選舉策略來說,反而能產生分進合擊之效。

首先,「盧鄭雙核心」的初步效果在黨務與選務能齊頭並進。畢竟黨務經緯萬端,要理出頭緒確屬不易,盧不選主席就是希望專注市政,同時爲藍營鞏固並拉高中臺灣得票,避免分身乏術,導致無法兼顧而出現破口 ; 現今鄭主理黨務,讓盧能騰出手強化政績並穩住可能繼任者江啓臣的勝率,深化中臺灣藍軍執政縣市的動員能量,在戰略上當有先制效果,特別是綠營在南臺灣根基動搖之際,搶進中臺灣屬戰略必然,但只要有盧坐鎮,綠營恐事倍功半。只要鄭能穩住黨務,控制禍起蕭牆的風險,爲盧鋪平道路,就能放大雙核心「內外兼修」的效果。

其次,鄭的當選主因是她戰力強,況其出身綠營,必更清楚民進黨思維脈絡,應能「師綠長技以制綠」,確實完勝藍營大咖,故此黨部便能扮演競選攻防中的攻擊手來牽制綠營主力,讓盧能貫徹「媽媽市長」的柔性定位,順着個性走而不用逆着人設與綠軍纏鬥或廝殺,而盧鄭這種個性上的互補着實能產生雙核心「剛柔並濟」的效果。

再者,爲求2026及2028年勝選,鄭當主席必維持「藍白合」,但進入選區合作的「深水區」,兩黨要協調談何容易?特別是民衆黨主席黃國昌早表明自己對新北市長的興趣,也談到宜蘭、嘉義及彰化黨內也有強將,擺明對藍營拉高開價,遑論柯文哲重出江湖,黃更增談判底氣 ; 而鄭之前也說過類似新北市長只有國民黨纔有執政能力的話,儼然不願退讓,特別黃、鄭都是個性硬且戰力強的主席,藍白協商會碰到的卡關局面可想而知。而和白營交情深厚的盧,便能適時在談判擱淺時扮演第三者或是白臉的角色,爲雙方緩頰而提出解決方案,以維護黨的利益又不讓合作破局,此時雙核心便能發揮談判中「軟硬兼施」的效果。

最後,論者有謂鄭的兩岸論述偏深藍,要落實恐遭主流民意反噬,但以鄭的務實性格來看,她應會貫徹辯論會所述,若路線有衝突,以候選人意見爲主,這纔是「造王者」等論述來進行調整 ; 畢竟聰明如鄭者,全無必要搞些小心思來增加選舉風險,她會測試風向作論述調整,盧若成爲總統候選人,也勢必以盧的說法爲主,至此雙核心也能產生黨員與民衆意見平衡之「表裡兼顧」效果。

綜上所述,盧鄭雙核心既然利基滿滿,挑撥盧鄭關係的陰謀論,確實大可不必了。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