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高虹安判決敲醒藍白陣營(張雅屏)

新竹市長高虹安。(資料照片)

若非鄭文燦多年前舊案被翻案,導致二度曾以1200萬交保後仍被羈押。現任新竹市長高虹安的46萬餘元的貪瀆案,應是近期最受矚目的政治案件。

高虹安在擔任立委期間使用民進黨李俊俋委員辦公室的內部經費管理方式,被列爲貪污罪、僞造文書罪起訴,涉及的費用約新臺幣46萬餘元。對比動則千萬甚至數以億計的光電與土地弊案,檢調系統卯足了全力辦案,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這種辦案力道不合比例,一審判決結果是7年4個月,褫奪公權4年。

此案牽扯3個方面,並有2個可能與1個結論。先跳到結論,這個結論就是,高虹安的貪瀆案判決,應是敲醒當前立法院藍白陣營,以博眼球爲主的操作當成立院能制衡民進黨執政的幻想。

牽扯的3個方面,分別是新竹地方政壇、藍白陣營以及民進黨2026年地方選舉的佈局。新竹市政治屬性長期屬於「無色」的都市型選區,其分爲東區、北區和香山區。主要的勝負在於人口數較多且爲政經中心的東區,因此2014年林智堅以香山區的出身勝選,甚至2018年還突破民進黨過去的得票數拿到超過10萬票的成績,更證實新竹市政治結構是由藍綠以及無黨三方所組成,非一方得以獨佔。

新竹市政壇人物非常務實,很多人看到新竹市議會的議長是國民黨或是無黨就認定其偏藍,其實過去幾位新竹市議長多是參選議長前才加入國民黨。依照目前新竹地方政壇的結構,雖仍維持藍綠與無黨的結構,但和2022年當時高虹安能獲得多數無黨與部分藍營支持得到98,121票當選,其可移動票源的反綠屬性,已因林智堅的論文案遠去,加上隨着賴清德打貪不分藍綠的包裝下,逐漸淡去。

藍白陣營在立院與地方選舉的合作模式,已然顯現出議題與票源的矛盾現象。藍白在新竹市2022年的選舉,是藍軍以傷害自家人的方式與白營合作而勝選,之後由高虹安換找新竹市府局處首長的窘迫,可知其施政頗受制肘。當藍白在新竹市的佈局仍各做各的,而民進黨於一審判決當日辦理罷免高虹安餐會,可知民進黨即已開始佈局。新竹市政壇各方早已想到要如何應對,唯獨藍白兩黨的中央還沒能面對2026年地方選舉進行溝通,是要各自登山還是結盟互比的備戰模式?

所提的兩種可能是隨着一審結判決後,高虹安個人的決定方向。若一審貪污有罪,面臨停職派代理市長,高虹安要採取請辭補選,還是靜待二審之後的結果。無論是哪一個,高虹安自身政治上已難以參選連任,因爲當前民進黨絕對會以貪污罪有罪來處置此類政治案件。這兩種可能結合前面3個方面,結果已可以預知。民進黨藉由罷免高虹安做2026年備戰,若高虹安請辭在先,民進黨也可以立即投入戰場。而藍白陣營部分,地方政壇實際上已經有所認知,因此傳出力主高虹安辭職提早補選,力抗民進黨的政治勢力回籠。但藍白各自的黨中央,自認在立院擁過半的人數,正享受着媒體和政治評論節目的關注,並沒有認知到地方選舉需要的是地方系統的票源重整與整軍佈局。所以,這兩種可能的任何一種,都必需敲醒藍白陣營中央還迷戀立院過半帶來的幻覺,只是藍白是提早一點醒還是要到2026年纔會醒。

透過這個判決,望向不久前的民進黨內鬥式羈押,以及大法官集體失能做出的「暫時處分」,號稱「皇后貞操」般不容懷疑的司法,民進黨都已經可以隨意操作了,藍白的政治人物請睜開眼睛,把酸掉的權力迷湯吐乾淨,好好地面對這羣已然爲權位而顛狂的執政集團。回到民主選舉制度的根本以掌握選票優先,趕緊扎穩馬步,堅定地捍衛人民權益,一拳拳的揮出有效的攻擊,穩住基本票源打開局面,以守住幾十年來得之不易的和平。

(作者爲國民黨前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