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夜市十五街升級再造? 議員盼打造成「臺版狸小路」

北市大東路十五街是士林夜市的心臟地帶,不少商家的聚集地,更緊鄰新落成的士林市場地下美食街。(臺北市議員陳賢蔚提供/張珈瑄臺北傳真)

北市議員陳賢蔚以日本札幌狸小路商店街爲例,希望能打造「士林夜市十五街特色新商圈 」。(臺北市議員陳賢蔚提供/張珈瑄臺北傳真)

北市大東路十五街是士林夜市的心臟地帶,不少商家的聚集地,更緊鄰新落成的士林市場地下美食街。民進黨北市議員陳賢蔚以日本札幌狸小路商店街爲例,希望能打造「士林夜市十五街特色新商圈 」,他呼籲北市市場處、商業處齊心合作專案,協力創造出新經營模式的商圈。北市產發局迴應,會請商業處和市處處共同討論,如何對十五街這個特別地方做規畫和考量。

陳賢蔚指出,日本是政府部門考察的重點,札幌狸小路商店街是經過整體設計成功的典範,除了拱廊和有200間店家外,還透過公部門、商圈和建商共同討論公用道路的使用,因爲希望道路不只行人能通行,還可以設置遊客休憩友善座椅,以及擺放因應新店家進駐成本高,改以貨櫃屋和移動餐車形式營業的攤販, 選擇在廊道中間鋪設導盲磚, 避免人行道與攤販、露天座位區域重疊相撞。

陳賢蔚說,十五街連貫基河路及大東路,也是士林夜市重要通道, 地點優勢極高,但對比狸小路商店街 ,十五街天空纜線、頂棚雜亂,路面坑洞積水,地坪破舊凹陷,排水不良,日間採光不佳、夜間通風不良,店面招牌不明且未具統一形象,沒有地方特色,里長和在地商圈都表示能配合市府,希望讓十五街成爲特色新商圈。

陳賢蔚表示,十五街店家不多,是整合的好機會,唯一問題是市府局處分工不清,市場處、商業處分工有隔閡和排斥 ,非常不利在地商圈的營造和經營。希望由產發局主則, 把握精華商圈,用專案模式齊心協打造一個新商圈。

市場處迴應,有關形塑特色商圈及廊道、協助輔導在地「臺北市大東路15街商業發展促進會」、「士林夜市觀光發展協會組織」2個商圈,會納入市府商圈資源及申請補助計劃,市場處將配產發局整合分工辦理。產發局長陳俊安也允諾,會請商業處和市場處共商十五街的整體規畫和考量。

義信里長許立丕說,士林夜市在2、30年前也曾經風華過,當時有士林、陽明、立峰、民族、光華5間戲院,人潮鼎盛,,後因建設問題漸漸沒落,等到十五街整頓好,少年街 、安平街也要繼續復興,要把以前士林夜市的拼圖都拚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