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城中村改造、土地收儲等,廣州各區今年這樣拼!
2月6日,廣州市召開高質量發展大會。廣州市委書記郭永航表示,過去一年,是廣州蓄勢蓄能、頂壓奮進的一年。
他提到,廣州落實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汽車、商品房銷售企穩回升。城市向上,GaWC排名躋身全球一線城市,科研城市排名躍升全球第八位。同時,廣州打好城中村改造攻堅戰,加快實現產業形態優化、居住功能提升、城市文明躍升。今年1月,廣州多項指標實現“開門紅”,其中新建商品房網籤面積同比增長37%。
郭永航還強調,今年將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奮力建設經濟更強、產業更優、能級更高的現代化新廣州。
那麼,展望2025年,事關城中村改造、土地收儲、城市煥新等方面,廣州各區將有哪些實招?大會上,廣州11個區委書記表態發言。
越秀區提速廣州站及瑤臺城中村改造
越秀區委書記郭昊羽表示,越秀區將加速產業空間大釋放。包括實施規劃出新,完成越秀國土空間規劃近期實施計劃編制,推進廣州站高鐵樞紐區、環市東中央活力區、東山口生命健康創新區的建設。
持續挖潛上新,加快文園、動物園北門等地塊掛牌出讓,提速廣州大道中、廣大路地塊開發建設,啓動中山眼科中心、融通廣場、東沙角“原拆原建”,支持建成中山醫臨牀研究大樓、孫逸仙醫院“逸仙醫工數智中心”,推動中華廣場等商業老地標升級煥新,力爭釋放樓宇產業空間20萬平方米,高質量商業載體面積同比再增40%。
此外,越秀區將推動城區品質大提升。攻堅重大項目,落地65個“攻城拔寨”項目,提速廣州站及瑤臺城中村改造,新開工安置房2000套以上,道路大中修項目30條以上。
天河區力爭完成城市更新固定資產投資350億元
天河區委書記譚明鶴表示,天河區將提升發展平臺承載力,打造高質量發展主戰場。天河中央商務區加快“四個出新出彩”示範區建設,廣州國際金融城推動開發建設、招商引資、開園投產等各環節全面提速,天河智慧城和天河智谷片區全力推動國家高新區擴區落地,環五山創新策源區攻堅突破城市更新、科技成果轉化,謀深做實“一芯一帶兩軸”發展空間格局。
全覆蓋推進剩餘23個城中村改造和整治提升,力爭今年完成城市更新固定資產投資350億元。
千方百計新增高品質產業載體,未來3年再新建或升級改造科創載體超800萬平米、高標準工業廠房超200萬平米。
海珠區力爭申報上級政策資金和城中村專項借款超300億元
海珠區委書記蔡澍表示,海珠區力爭申報上級政策資金和城中村專項借款超300億元。“拆、治、興”並舉,康鷺片區6月底前完成首期地塊35萬平方米集體物業拆卸;加快三滘村、東風村首開區安置房建設,全運會前建成新中軸綠軸示範段。
招引大項目補齊批發零售短板,提升樓宇經濟能級,打造更多“根”總部企業,新招引百億級項目2個、重點項目超180個。
荔灣區完成土地整備150萬平方米
荔灣區委書記劉晨輝表示,荔灣區通過土地徵收、城中村改造、村集體留用地開發建設、村鎮工業集聚區改造升級、工業用地“工改工”、老舊物業提質增效等六種途徑,騰挪出6平方公里的產業用地,解決中心城區產業發展用地受限的問題。
今年將完成土地整備150萬平方米,開工建設產業載體項目40個、443萬平方米,建成載體16個、101萬平方米。推動廣州市激光與增材製造產業園3月開園,荔灣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園發展擴園,華潤萬象城、聚龍灣太古裡、山姆會員店建成運營。
此外,提升城區能級,全面建設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現代化中心城區。堅持用“繡花”功夫提品質,統籌抓好歷史文化街區和老舊小區微改造,深入開展城中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投入38億元,新建、改造提升道路105條、72公里。推進新舊兩種模式城中村改造,力爭完成投資125億元。
白雲區全年收儲土地5000畝
白雲區委書記何鏡清表示,白雲區將推動城中村改造繼續走在前列,完成改造投資280億元、使用專項借款180億元以上。新建改造道路超300公里、投資200億元以上。
加強要素保障,全年收儲土地5000畝、重點基礎設施徵借地2000畝。狠抓營商環境改革“一號工程”,深入實施“雙大”專項行動,完善落實“每週經濟工作早餐會”、並聯審批、一次辦結等機制,力促項目“拿地即開工”。鞏固提升安全生產等工作,牢牢守住安全穩定底線。
黃埔區探索產城融合、城鄉融合、科產融合新路徑
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埔區委書記陳杰表示,黃埔區賦能產業向“質”躍升,擴大開放“朋友圈”,大力推動中新廣州知識城上升爲中新兩國政府間合作項目,持續打造新加坡企業來華投資首選地,深化中沙、中歐等國際合作,全年引進優質產業項目400個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0%,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00億元。
此外,探索產城融合、城鄉融合、科產融合新路徑,高標準規劃40平方公里的蓮塘-九龍湖-逕下“田園生態CBD”,着力打造科創活躍、產業集聚、生態優美的城市田園創新創業高地。
番禺區加快房地產新盤加推、尾盤去化
番禺區委書記黃彪表示,紮實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堅決打好城中村改造攻堅戰,加快實施柏堂村等項目。加快房地產新盤加推、尾盤去化。
此外,大抓“百千萬工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推動產城融合發展,聚焦辦好十五運會,提升品質迎客人,在辦賽事中辦城區、辦產業,辦出城鄉新面貌。
南沙區加快推出1.5萬畝工業用地
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劉煒表示,南沙區深化鎮街擴權賦能改革,出臺區委一號文,在招商引資、項目用地審批、村留用地開發等方面給予鎮街更多支持,讓十個鎮街像小老虎一樣衝鋒陷陣,撲向產業發展第一線,撲向重大任務最前沿。
開展產業空間供給攻堅戰。加快推出1.5萬畝工業用地,高標準建設6大產業園,打造集工業生產、居住生活、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產業社區,栽好梧桐樹,只等鳳凰來。
增城區啓動5個城中村改造
增城區委書記趙國生表示,堅持以產促城、以城興產,推動產業空間整合優化、產城人共融發展,讓生產更高效、生活更美好、生態更優質。
實施城市更新大攻堅行動,啓動5個城中村改造、完成投資100億元,推進1000畝低效用地“工改工”,挖潛置換存量空間,改善生產生活環境,推動現有產業升級,導入新興產業,創造新的產業生態。
花都區推動房子換“新”
花都區委書記邢翔表示,推動土地供給“精準高效”。加大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力度,全年完成改造1000畝,新增158萬方產業空間;加速工業用地收儲,保障5000畝工業用地支持先進產業落地。推動營商環境“更好更優”。加大降低工業企業用地成本、支持產業用房分割登記等政策支持力度。
提振消費“激”活力。推動房子換“新”、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力爭社消零總額突破900億元。
從化區加快推進東風村、禾倉村首開地塊建設
從化區委書記董可表示,以迎十五運會爲契機,加快推進東風村、禾倉村首開地塊建設,積極謀劃S118沿線和街口老城區城中村改造項目,着力提升風雲嶺、老溫泉新活力等片區城市品質,守穩築牢公共安全和安全生產防線。
此外,積極爭取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支持,開展土地實物收儲1500畝以上,新謀劃2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示範片區,確保項目招得來、落得下、建得快、運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