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獨老人突發重病 善心小夥先行墊付醫療費

本報訊(記者 嚴鬆 通訊員 薛苗苗)近日,相城區元和街道元和之春社區網格員支斌在轄區巡查時,突然接到一通緊急求助電話。電話那頭傳來轄區失獨家庭劉先生妻子焦急的聲音:“支師傅,我老伴突然吐血不止,已經叫了120送到相城人民醫院,可我一時趕不到醫院,這可怎麼辦啊!”

支斌立即意識到事態的緊急性。作爲社區網格員,他深知劉先生家的情況:老兩口是失獨家庭。支斌一邊在電話中安撫老人情緒,一邊迅速趕往相城人民醫院。15分鐘後,支斌趕到醫院急診科。此時老人正在接受治療,面色蒼白,不時嘔吐。支斌立即上前協助,用隨身攜帶的垃圾袋接嘔吐物,同時輕聲安慰老人:“劉叔叔別擔心,醫生正在全力救治,阿姨馬上就到,您一定要堅持住。”

經急診醫生初步診斷,老人情況危急,需立即轉入重症監護室觀察。若病情繼續惡化,可能需要進行手術。由於家屬尚未趕到,支斌當機立斷,在獲得家屬電話授權後,先行墊付了2000元醫療費,並協助辦理了各項入院手續,確保老人及時得到救治。

下午4時20分,劉先生的妻子趕到醫院。看到老伴已經得到妥善安置,她激動地握住支斌的手連聲道謝。支斌陪同家屬與主治醫生詳細溝通了病情,並協助家屬購買了住院所需的生活用品。考慮到老人後續治療可能產生的費用,支斌還詳細講解了相關醫療救助政策,並表示社區將全力協助申請相關補助。“真是太感謝社區了,要不是你們及時幫忙,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劉先生的妻子紅着眼眶說。支斌表示這是社區應盡的責任,並叮囑老人安心養病,有需要隨時聯繫社區。

元和之春社區負責人表示,此次緊急救助行動充分體現了社區網格化管理的重要性。作爲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網格員不僅要做好日常巡查,更要成爲居民身邊的“貼心人”。特別是在面對獨居老人、失獨家庭等特殊羣體時,更要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處置”。據悉,元和街道近年來大力推進“網格+幫辦”服務模式,爲轄區特殊羣體建立“一人一檔”,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此次事件中網格員的快速反應和暖心服務,正是這一服務模式的生動實踐,展現了基層社區工作者的責任擔當與人文關懷。

目前,老人病情已趨於穩定,社區工作人員表示將持續關注老人後續治療情況,並提供必要的幫助。這一暖心故事也在社區居民中傳爲美談,大家紛紛爲網格員的及時救助點贊。

老人就醫途中走失

警方迅速找回

本報訊(記者 吳濤 通訊員 鄭子翔)“警察同志,我婆婆不見了,在醫院找了一圈也沒找到!”近日,高新區公安分局楓橋派出所接到市民紀女士報警稱,她80多歲的婆婆走失了。

接警後,附近巡邏民警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經瞭解,走失的老人姓李,患有老年癡呆。在瞭解到老人衣着樣貌等詳細情況後,民警通過排查發現老人獨自朝醫院東門方向去了。

考慮老人腿腳不便的情況,民警判斷其很有可能還在醫院東門附近。很快,巡邏隊員便在東門旁的花壇邊找到了老人。當時,老人正坐在花壇邊,神情有些茫然。民警詢問後,確認了老人的身份。

事發當日下午,紀女士帶婆婆前往醫院配藥。她讓婆婆在門口等候,自己則進入醫院。然而,當她取完藥回到門口時,卻發現婆婆已不見蹤影。紀女士頓時慌了神,四處尋找無果後,立即撥打了報警電話。

老人走失的情況並不少見,尤其是在醫院等人流密集的場所。高新區警方在此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帶老人外出時,應儘量陪伴左右,避免讓老人獨自等候。如果老人患有健忘症或行動不便,建議爲其佩戴身份聯繫卡或使用定位設備,以便在走失時能夠迅速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