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運賀電風波 陸列奧運模式7不可
德國萊茵魯爾世大運,中華隊鍾俊傑(左起)、黃卓乘、洪俊義當地時間24日在跆拳道男子團體項目摘下銀牌。頒獎結束後,我方官員在混採區向選手頒發教育部長賀電,引發陸方人員上前查看,雙方發生推擠衝突。(大專體總提供/李弘斌臺北傳真)
臺灣運動員參加德國世大運,日前爆發陸方體育協會人員試圖搶奪教育部頒發選手賀電風波,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3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奧會模式」是國際體育界公認處理臺灣問題的通行法則,應全面準確執行,更明確指出不該出現違反的「名、旗、歌、徽與資料、口號、標識」,強調民進黨造謠挑戰「奧會模式」就是想藉體育謀獨。教育部體育署反批陸方無限上綱「奧會模式」。
陳斌華說,事件經過已由在場的中國學生體育聯合會發佈聲明。據該聯合會24日指出,23日頒獎現場臺灣有4至5名陪同人員、臺媒2至3人進入運動員混採區,從揹包取出包含「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字樣賀電,意圖發給臺灣代表運動員。
陳斌華表示,「奧會模式」是國際體育界公認處理臺灣問題,也是兩岸體育界人士共同遵守的原則,爲促進兩岸體育交流合作的基礎制度保障。民進黨一再造謠生事,挑戰「奧會模式」,目的是藉體育謀獨,認爲體育界在內的臺灣各界人士應明辨是非,認清檯獨禍心,不隨之起舞。
對於國臺辦所說的「7不可」,教育部體育署迴應,中國大陸自1981年洛桑協議之後,即不斷將奧會模式範圍無限上綱。體育署也再次強調,我國頒發賀電予獲獎選手爲我國代表團內部事務,中國大陸無權干涉。
體育署強調,我國曆年參與國際運動賽事均確實遵守「奧會模式」,但「奧會模式」應僅限於運動領域,中國大陸不應在其他領域要求適用,並應使用各國慣用之臺灣名稱稱呼我國其他領域的代表團。中華民國爲主權獨立國家,國家名稱及主權不容置喙。體育署再次呼籲中國大陸勿藉運動賽事矮化臺灣及進行統戰宣傳,方有助於兩岸良性互動。
在兩岸議題上,第一波立委大罷免以失敗落幕,總統賴清德在臉書發文稱,更加確立反共護臺的國家方向,更加凝聚反共護臺的公民力量。陳斌華回批賴清德的說詞完全是自欺欺人,臺灣民衆在26日大罷免投下反對票,充分證明抗中保臺違背臺灣主流民意,被廣大臺灣同胞唾棄。
此外,大陸7月初無預警宣佈啓用貼近海峽中線M503航線的W121銜接航線也引起兩岸爭論,陳斌華說明啓用效益,從21日至24日實際執飛航班61架次,平均每天約15架次,縮短有關航線距離,緩解航路壅堵,進一步便利兩岸人員往來,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