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抽血案「6大疑點」曝!王婉諭怒:還有多少被掩蓋的惡行?
▲臺師大女足抽血案,受害女學生出面說明。(圖/記者徐文彬攝)
記者鄺鬱庭/綜合報導
師大女足抽血案延燒,北檢日前進入師大查扣檢體,展開全案偵辦,師大則在深夜悄刪「周教練道歉信」聲明。對此,立委王婉諭在臉書發文直呼,這件事絕不能就這樣過去,並詳細整理整起風波始末,呼籲國科會、教育部與衛福部儘速全面調查,「孩子的選手夢,不該繼續成爲血淚的印記。」
王婉諭先是質疑,師大是不是以爲,只要把錯誤掩蓋、把責任抹平,這場風暴就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消失無蹤?「但我們絕不能讓這件事就這樣過去。」她說自己這幾天分享了很多學生的故事,該來好好梳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到底誰該負責?又有哪些關鍵疑點仍未釐清?
首先「孩子被強迫抽出的血,背後到底是什麼研究計劃?」她指出,孩子們被迫抽血,其實與「國科會精準運科研究計劃2.0」下的一個子計劃有關,全名是「建構新世代精準女性足球運動生心理、傷害及表現的智慧感測與衡鑑平臺」,由國科會出資近2700萬,2023年起執行。學生們原以爲這是提升表現的訓練內容,直到後來才發現這是未經同意的研究實驗。
她點出,研究的主要負責人包括周臺英教練與陳忠慶教授,兩人長年合作發表相關論文,內容不乏抽血、連續追蹤等方式。王婉諭質疑,「這些研究是否早在國科會計劃開始前就已經偷偷進行?」甚至提到,最早的研究可以回溯到2019年。
再來「強迫抽血,到底是從何時開始的?」根據學生簡奇升的說法,她從高三升大一的暑假就開始配合抽血,如今已經畢業;但國科會的計劃卻從2023年纔開始,「那之前的血,被抽去哪了?」周臺英一度受訪稱是從107年第一次做實驗,還說當時抽血護士沒來,就請助理抽血,「這有瑕疵我承認」,反而讓時間線更加疑雲重重。
第三個疑點則是「原來,這種抽血的研究計劃早就開始了?」王婉諭表示,對於這個疑惑,這幾天網路上有人好像找出了答案。在學術網站上可見,周臺英與陳忠慶近年來以女子足球員爲研究對象,接連發表四篇內容相似的論文,研究方向清一色聚焦在訓練後的生理變化與恢復表現。手法幾乎如出一轍,不僅包含訓練後即刻採樣、數日追蹤,更涉及連續抽血程序,與學生指控的情形高度吻合。
最早的研究可追溯至2019年「生育光線介入對女子足球員疲勞恢復影響」,之後2022年又進行「遠紅外線大腿織物」研究計劃,去年完成的博士論文亦疑似沿用相同設計。這些研究是否都涉及違法、強迫學生參與?相關單位應全面調查,不容再以「研究」之名掩蓋學生的權益與安全。
第四項疑點「孩子們到底抽了多少血,這些血去哪了?」王婉諭進一步指出,國科會至今無法交代究竟抽了多少血、頻率爲何、血液樣本流向哪裡。「這計劃看起來沒有要抽那麼多血」,國科會的說法卻與醫師估算一天三次、連續十四天、每次5到10毫升,總量恐達450毫升的推論大相逕庭,甚至恐致貧血、血栓等併發症。
第五項疑點「這份研究,到底有沒有經過IRB?」她質疑,包含最新的國科會計劃在內,這四份論文有哪些經過IRB審查?哪些還沒?國科會認定最新的計劃,是有完成IRB審查的,只是未按規定執行。但其中,周臺英的博士論文確定未經 IRB 覈准,理由是起初未認定其使用人體實驗,她希望主管機關務必查清。
第六項疑點「這樣的血淚研究,到底還有多少?」王婉諭說,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坦言,全臺100多所大學中,臺師大所提交的人體試驗案量竟佔六成,「這不是正常的研究比例。」她質疑,女足學生恐怕不是唯一受害者,「當師大從上而下,不斷地包庇、腐敗、掩蓋真相時,我們不禁要問,女足的學生們,有沒有可能不是唯一的受害者?」「這座冰山底下,還有多少被掩蓋的惡行,請一一揭開。」
最後,她直呼「我們必須打破封閉的組織文化」,臺師大抽血案讓人看見的,不只是研究倫理的崩壞,更是一整套威權、封閉的體育文化,「這不是個案,而是一種被視爲『理所當然』的權力運作方式。這樣的文化,不應該再被容忍,也不該再被保護。」她呼籲三部會盡速啓動全面調查,「唯有揭開真相,纔對得起這些孩子,纔對得起『教育』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