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良專訪3/值班時薪900元惹議 搶救未來 兒科明年匡列健保總額

衛福部長石崇良指出,過去不斷調整兒科支付標準,雖然標準都有加成,且比大人高,但因爲浮動點值,給付打折,明年在總額匡列249億元,不僅能保障醫院收入固定,也優先讓零至六歲兒童醫療的健保點值,保證一點一元。記者胡經周/攝影

近年來,少子化衝擊下,成各醫院兒科住院醫師招募困難,連帶影響兒科加護病房值班人力。近日社羣平臺出現臺大兒童醫院兒科加護病房招募值班主治醫師的貼文,但時薪900元引發網友熱議。衛福部長石崇良接受專訪指出,針對兒科明年首度於健保總額內匡列249億元,將用於保障兒科點值,除保障醫院收入,更讓點值保證一點一元。

臺大醫院近期上網徵才,兒童加護病房開出3名住院型主治醫師職缺,嬰兒加護病房1名住院型主治醫師。另徵求8到10名衛福部專案型主治醫師,全部加起來共14名。更傳出徵值班兒科醫「時薪900元」,雖臺大也出來澄清900元並非時薪,而是值班費,一天算下來將有1萬3千元左右,再另外算入底薪。

少子化已是趨勢,各行各業都直接面臨到這樣的問題,爲了加強兒科全面照護。明年健保總額成長率協商會議通過,醫院、西醫基層、中醫門診、牙醫門診均達成共識,成長率爲5.5%,總額金額達9883.1億元。石崇良表示,明年健保總額首度匡列兒科總額,確保兒科健保點值一點一元。

石崇良說,過去不斷調整兒科支付標準,雖然標準都有加成,且比大人高,但因爲浮動點值,給付打折,明年在總額匡列249億元,不僅能保障醫院收入固定,也優先讓零至六歲兒童醫療的健保點值,保證一點一元,不會被稀釋。

兒科醫師人力不足因爲「值班時薪900元」引發熱議。臺大醫院院長餘忠仁澄清,臺大兒科加護病房值班醫師薪資,在北市各醫學中心已排名前三分之一。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則說,該院兒科今年訓練4名總醫師,「都留不下來」,近期將以「不同工、不同酬」爲基礎,調整院內人員薪資,盼更多兒科人才投入。

餘忠仁表示,該院加護病房值班費與臺北市各家醫學中心相比,排名已是前段班,值班費換算雖是900元,但醫師還有本薪與獎勵金,並非只拿值班費。且比較各家醫院值班費,臺大醫院加護病房假日值班費,在臺北市各家醫學中心中排名前三分之一,夜班值班費則排名第二。

餘忠仁表示,全國所有醫院均遇到兒科醫師難尋的問題,年輕醫師對值班薪資,各有想像及評價,值班費雖可換算時薪爲900元,但給薪並非以時薪計算。社羣平臺上的發言涉及發文者個人主觀判斷,「若大家有空,也可去了解各家醫院兒科情況」,網路發言有正面、有負面,但畢竟在網路上,醫師、任何人都能自由發言,但仍希望經過實質評估,再謹慎負責的發言。

陳威明表示,臺大與臺北榮總都是國家級醫學中心,負擔照顧重症病人責任,守護幼兒健康更是「重中之重」,在健康臺灣深耕計劃經費陸續核可後,該院已啓動兩波薪資調整,且即將開始第三波,目標是以不同工、不同酬方式,獎勵院內急重症科別,盼留下人才,讓更多兒科人力投入,守護民衆健康。

全臺各醫院兒科均出現人力出走現象,臺北榮總也不例外。陳威明表示,該院兒科今年完成訓練的4名總醫師,「都留不下來」,擬至基層開業,院方正設法在考慮其他科別醫師感受的前提下,提供兒科醫師更合理薪資,盼透過整體薪資考量,讓院內醫療人力更穩定,「招募醫師當然是愈多愈好,但目前能做的是先把人力穩定下來。」

陳威明說,年輕醫師完成總醫師訓練後,選擇很多,包括到基層開業,「這並不是壞事」,基層醫師在第一線照顧民衆,平時病人有需求,能先找到診所兒科醫師處理,也能落實分級醫療,經臺大、臺北榮總訓練的醫師,去開業並不是不好,他們分散到偏鄉地區,也能幫助國家,因此4位總醫師的離院公文,「我都批可」,但重點是一定要有更多人進入醫學中心,「纔是對的。」

陳威明分析,臺大、臺北榮總等醫學中心,兒科病人疾病嚴重度高,導致醫師工作負荷大,容易疲憊,重症加上少子化,許多民衆家中就一個寶貝孩子,讓醫師承受壓力更大,因此給予合理薪資鼓勵是應該的,相信國人也都會支持。至於院內其他科別,外科穩地招募、婦產科已招滿,急診也沒問題,內科則是還要繼續努力,目前尚未收滿,也將祭出薪資調整吸引人才。

衛福部長石崇良接受專訪指出,針對兒科明年首度於健保總額內匡列249億元,將用於保障兒科點值,除保障醫院收入,更讓點值保證一點一元。記者胡經周/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