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冰癖」是身體在求救 醫提醒女性和素食者當心缺鐵性貧血
醫師提醒,民衆若頻繁嚼食冰塊,可能和缺血性貧血有關。(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一名年輕上班族每天都要咀嚼好幾杯的冰塊,近幾個月來發現身體異常疲倦,爬樓梯氣喘吁吁,還因精神不濟,工作效率直線下降,就醫後被診斷出缺鐵性貧血。林口長庚醫院兒科主治醫師吳昌騰提醒,「食冰癖」屬一種廣泛的「異食癖」,當有這個症狀時,就是身體在發出求救警訊。
吳昌騰在臉書發文提到,這名上班族每天都要咀嚼好幾杯的冰塊,清脆的聲響和冰涼的口感讓他無法自拔,但他從未想過,這個習慣會和日益嚴重的疲勞感有所關聯,後來他就因持續性的疲勞,影響工作表現,決定就醫,經問診與抽血檢查,才發現自己患有嚴重的缺鐵性貧血。
吳昌騰指出,這名上班族嚼食冰塊的行爲稱爲食冰癖(Pagophagia),屬一種廣泛的異食癖(Pica,指持續性地想吃非食物物質的行爲),冰塊雖不含鐵質,無法直接補充身體所需營養素,但醫學上發現,食冰癖很可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警訊,預示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腎臟內科醫師王婷翊也在臉書發文指出,易缺鐵並有食冰癖的族羣,包括做過胃繞道手術者、忘記規律補鐵或未回診追蹤者,及本身有貧血體質的女性、素食者,其中有許多案例是術後幾年才發現有食冰癖,並被診斷出缺鐵性貧血。
吳昌騰指出,醫學研究發現,當患者經治療後,例如開始補充鐵劑讓體內的鐵質回升,這種嚼食冰塊的行爲,通常會隨之改善或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