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辦就爆滿!藍色公路成績亮眼 明年夏季續推

交通部航港局今夏試辦澎湖輪「澎湖-基隆」航線。(蔡明亙攝)

交通部推動「藍色公路」海洋觀光路線,今夏試辦3條限定航程,其中全新串聯北臺灣與離島的澎湖輪「澎湖-基隆」航線今圓滿結束,載客率逾9成。航港局長葉協隆表示,今年藍色公路試辦航線表現佳,盼明年夏季能繼續推行觀光包船模式的藍色公路旅遊。

交通部2025藍色公路海洋觀光嘉年華7月起陸續啓航,有3條限定試辦航班與2條固定航線,7月底及8月中旬已完成「基隆-花蓮」及「布袋-澎湖-金門」航線,其中花蓮航線新臺馬輪共569人次搭乘,約臥鋪艙載客率7成3;金門航線跳雙島遊程因應颱風影響飛機停飛狀況,即時啓動疏運B計劃協助載運100餘位滯留金門旅客返臺。

澎湖輪頭等艙。(蔡明亙攝)

澎湖輪特等艙。(蔡明亙攝)

航港局表示,8至9月還有「臺南安平-澎湖馬公」固定航線,及目前整備中近期將依整備進度規劃開航的「基隆-日本石垣」國際航線。

8月25至26日試辦「基隆-澎湖」航程,共565人次搭乘,臥鋪艙載客率達9成4,這次航班有部分旅客採「Fly-Ferry」機加船旅遊模式,先搭飛機至澎湖旅遊,再透過藍色公路夜航航班回到基隆,除節省一晚住宿,旅程中在船上還可以欣賞樂團演出、街頭藝人表演與院線電影,帶領旅客展開結合音樂、電影、星空與港灣風情的海上嘉年華。

澎湖輪一般臥鋪。(蔡明亙攝)

旅客在澎湖輪上欣賞日出。(蔡明亙攝)

臺灣航業高雄分公司協理張晉瑋提到,雖這次未開放座位艙,仍有超過百人來電詢問,迴響非常熱烈。

張晉瑋說,其實澎湖輪的船籍設在基隆港,但平常營運「高雄-澎湖」航線,這次配合試辦藍色公路,也讓澎湖輪營運2年來「終於回家了」。

澎湖輪餐廳座位。(蔡明亙攝)

澎湖輪首航基隆港,26日上午舉行贈牌儀式。(蔡明亙攝)

葉協隆說明,這次澎湖輪試辦航班,旅客體驗今年4月啓用的馬公港旅客服務中心全新候船環境,該中心整合售票、候船、通關與旅遊資訊等功能,並導入電子航班資訊、票務自助機、免費Wi-Fi等智慧化服務,提升候船效率與便利性。

船舶部分,澎湖輪於前年9月投入「高雄-馬公」航線營運,曾榮獲多項美學設計獎,可容納600名旅客,艙等有VIP、特等艙、頭等艙、一般臥鋪等,VIP雙人房價格6000元,其餘艙等980元至3400元不等,其中VIP、特等與頭等艙,幾乎都在開賣5分鐘內就會秒殺。

澎湖輪首航基隆港,26日上午舉行贈牌儀式。(蔡明亙攝)

澎湖輪是澎湖往返臺灣本島重要貨運途徑。(蔡明亙攝)

艙內還提供多種等級艙位及咖啡廳、餐廳、兒童遊戲室等設施。貨運方面,可載運80輛小客車、4輛遊覽車及10個貨櫃包括冷凍櫃,是澎湖往返臺灣本島重要貨運途徑。

葉協隆表示,藍色公路不僅是觀光航線,更是離島交通與緊急應變的重要運具,尤其在離島霧鎖及突發交通中斷時,透過海運備援機制的啓動提供臨時交通功能,如蘇花備援已能在確定啓動後之次日至少提供1航次船班,可有效展現藍色公路在觀光與交通安全雙重角色的關鍵價值,今年試辦路線成效超乎預期,預計明年夏天也要爭取繼續推出觀光包船模式的藍色公路旅遊路線。

澎湖輪商務座位區。(蔡明亙攝)

澎湖輪頭等艙內景觀窗。(蔡明亙攝)

澎湖輪首航基隆港。(蔡明亙攝)

澎湖輪駕駛室。(交通部提供/蔡明亙臺北傳真)

澎湖輪駕駛室。(交通部提供/蔡明亙臺北傳真)

澎湖輪首航基隆港噴水儀式。(交通部提供/蔡明亙臺北傳真)

另外,航港局正籌備全臺首艘「觀光示範船」,預計2029年建造完成,除發展國內觀光航線外,如遇災害發生時,還可即時投入疏運兼載汽車及貨物,兼顧觀光及備援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