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笑着笑着,時間就過去了

劉穎餘

“25號球員,25個年頭,250粒進球。25,好像是上帝對你的語言,哦,對了,今年是2025年……祝你,前途似錦。”

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個有趣的跟帖。如果你熟悉歐洲足球,你應該知道這位球迷說的是誰。

沒錯,他就是拜仁慕尼黑的前鋒托馬斯·穆勒。

從加入拜仁青訓營算起,穆勒已爲俱樂部效力了25年。在不久前的世俱杯小組賽首輪比賽中,身穿25號戰袍的穆勒梅開二度,將自己的俱樂部進球數提升到了250球。除此之外,穆勒還爲拜仁踢了756場比賽,是當之無愧的隊史第一人。

這是傳統意義上的“一人一城”的忠誠故事,然而結局似乎有點意難平。今年春暖花開之時,拜仁俱樂部已決定不再爲穆勒提供新合同。穆勒的油箱裡還有油,35歲的年齡和1700萬歐元的年薪,或許纔是彼此分道揚鑣的關鍵因素。

這就是職業足球,生意是生意,人情是人情,二者不能糾纏不清。

在本屆世俱杯1/4決賽中,拜仁以0比2不敵巴黎聖日耳曼,這也是穆勒代表拜仁的最後一場比賽。

歲月如刀,雕刻了穆勒在隊內豎起的那座無人企及的豐碑。時間同樣審視了穆勒的忠誠和堅韌,要知道,在五大聯賽歷史“一人一城”球員的出場次數榜中,穆勒也能高居第6位,難怪拜仁傳奇邁爾爲晚輩鳴不平:“穆勒不僅僅是一個球員,他代表了俱樂部。”

但穆勒從不這樣看,“回顧過去,我感受到的更多是喜悅,沒有一點點傷感。畢竟我不是無緣無故成爲拜仁出場紀錄保持者的。”

今年年初,孔帕尼在一場歐冠比賽裡只讓穆勒出場了24秒。輿論認爲這是一種“侮辱”,但穆勒卻主動表示:“我與主教練溝通良好,隨時待命。這不是什麼羞辱,全隊每一個球員都要有服務精神。”

這就是穆勒,他受到隊友和球迷的歡迎,靠的不只是勤勉、堅韌,甚至也不是那種穆勒式的進球和助攻,還有他的樂觀、真誠、和善。

有關穆勒,最有名也最有趣的梗是,“要啥沒啥,但會進球”。穆勒打小身體和技術都一般,連名字都看起來那麼平淡無奇(在穆勒的家鄉魏爾海姆,丟塊磚都能砸到3到5個穆勒),但他愣是靠着一股拼勁和好勝心擠進了拜仁青訓營,起初打的是中後衛,直到U14的一場比賽,教練破罐破摔地把穆勒換上鋒線,沒想到他竟然大開殺戒。就這樣,伴隨着教練的百思不得其解,穆勒一路進入了範加爾執掌帥印的一線隊。

爲什麼穆勒看起來不高不壯、動作不快也不細,但總能進球?足球界說法不一,而穆勒給出的答案是:“因爲我是一名空間閱讀者(Raumdeuter)。”

這是穆勒2011年接受媒體採訪時創造出來的名詞。意思似乎也不難理解,他總是能出現在應該出現的位置,爲自己和隊友創造出適合射門的空間。這也能解釋,爲什麼穆勒除了能進球,還有那麼多助攻。

雖然穆勒說得煞有其事,但隊友至今仍無法定義球場上的穆勒。連萊萬都承認,一開始跟穆勒當隊友很煩,因爲後者“那張嘴在場上吧啦吧啦停不下來”,但後來他也意識到,在場上說話其實是很重要的環節。這不是超能力,卻非常有利於自己去攔截皮球,直至射門得分。

穆勒在場上讓人無法定義,在場下更是搞怪高手,是更衣室的氣氛組組長。因擅長鼓舞隊友,他又號稱“穆勒電臺”。他是一個真實而又風趣的人,永遠能給旁邊的人帶來快樂,人們至今也無法理解,一個世界級球星,爲什麼會跟馬同步尥蹶子、冬天短褲大長腿、單車踩成魔性舞、穿女僕裝去餐廳……

或許正是因爲這份無厘頭的歡樂,中國球迷給穆勒取了個雅號叫“二娃”,似乎略帶貶義,但透着自家人的親切,而且還暗含着一層嚴肅的寓意——作爲德國傳奇前鋒蓋德·穆勒的接班人,他被視爲“第二個偉大的穆勒”。

人生忽如寄,沒有人敵得過時間。世上也沒有不散場的歡樂,笑着笑着,時間就過去了。那個讓人捉摸不透的“空間閱讀者”,終於也成了一名時間旅人。他下一站去哪裡,還是一個謎,但我們唯一肯定的是,那個最好的托馬斯·穆勒已經遠去,他來自拜仁,也只屬於拜仁。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