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爲10萬元生一胎 爸媽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行政院推出3大育兒方案,其中「生育補助」將提高至每胎10萬元。(示意圖。圖:shutterstock/達志)

至少這個政府「想讓大家覺得他們有在做事」。因應少子化國安危機,行政院推出3大育兒方案,其中生育補助部分,不分對象一律提高至每胎10萬元,中央加地方,兩邊都可領。消息一出,掀起媽媽社團、羣組熱烈討論,絕大多數人白眼翻到後腦勺,「政府真的知道,不生小孩的問題出在哪嗎」。

少子化現象非第一天,不管過去國民黨或現在民進黨執政,這個問題始終存在,且越來越嚴重。當然不想生小孩或許和年輕人在享受經濟成長果實後,擺脫傳統觀念、自我意識高漲等因素有關,舉世皆然;不想生的人,你獎勵100萬元他還是不想生,高額誘因也增添道德風險。

房價居高不下,不少年輕人買不起房,遑論提供下一代一個適合成長的居家環境。(示意圖。圖:shutterstock/達志)

因此,政策對象應該是針對那些「想生但不敢生」的人,隨便去問一對夫妻爲何不敢生,保證可以得到1萬個理由,一言以蔽之,爸媽們最常回答的一句話「生出來你養嗎」。

現今生育補助制度行之有年,以最多人納保的勞保來說,目前每胎補助平均約7萬元,行政院願把金額提高至10萬元,立意確實良善,問題是也纔多3萬元,奶粉、尿布大概用半年,然後呢?

政府欲處理少子化危機值得肯定,但如果缺乏大刀闊斧的結構性改革,只怕徒勞無功。(資料照)

政務委員陳時中說,明年元旦起每一位新生兒都能獲得10萬元補助,預估12.7萬人受惠,政府將新增預算47.2億元。10萬元對雙薪家庭不無小補,卻不足以鼓勵「沒生的生一胎,已一胎的再生一胎」。

房價居高不下,年輕人一個月花1、2萬元在外租屋,一旦結婚生子,小孩出生後空間勢必壓縮,全家人擠在使用面積可能僅10來坪的套房;實質薪資停滯加上物價飛漲,現在大學畢業生薪水甚至比20年前還少,又不是每個人都可去臺積電上班,公平嗎?

就算兩夫妻收入優渥,小孩誰顧?託嬰、幼保資源不足,城鄉育兒條件差異大,更別提三不五時爆出虐童事件或行人意外,可以把生活過得愜意的夫妻倆,爲何要生小孩「讓自己整天提心吊膽呢」。

政府即將普發1萬元,不少人認爲一次性發錢不負責任,錢花完就沒了,債留子孫。那一次性補助10萬元呢?一個小孩至少養到18歲,同樣爲人父母的官員們,做決策時怎麼就沒想過「這些人看得到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