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材料窗口期即將來臨?滌綸龍頭增資1億佈局

爲開闢綠色材料新賽道,滌綸龍頭新鳳鳴(603225)增資1億佈局生物基材料。

7月17日,新鳳鳴公告稱,擬以1億元增資合肥利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夫生物”),增資後持有其7.0175%股權。新鳳鳴表示,投資利夫生物是公司基於戰略發展規劃的需要,在鞏固和提升傳統主業競爭力的同時,積極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助提升公司差異化核心競爭力。

生物基材料是指以秸稈、穀物等可再生生物質爲原料,通過生物、化學以及物理等方法制造的新型材料,具有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可再生等特點。

2024年12月,工信部等4部門聯合印發的《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將生物基新材料列爲“關鍵戰略材料”。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報告,當前生物基材料全球替代率不足5%,預計到2030年生物基產品將取代25%的有機化學品市場。

利夫生物是全球範圍內最早開始研究呋喃基材料的團隊之一,專注於生物基呋喃材料的研發和生產。該公司的FDCA(2,5-呋喃二甲酸)技術可賦能新鳳鳴探索以FDCA爲基礎的新材料(如PEF,即呋喃聚酯)在高端生物基纖維、綠色包裝等領域的應用前景與技術路徑。

2022年底,利夫生物投產了行業首條千噸級生產線,並建成了全球首條以葡萄糖爲原料的百噸級全流程連續化FDCA生產線。

不過,由於呋喃類生物基行業研發壁壘高、早期產品成本高,產業化困難,利夫生物成立至今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據披露,2025年一季度,利夫生物實現營收8.97萬元,而淨虧損高達1336.83萬元。截至一季度,該公司資產總額爲2.39億元,總負債超過1.57億元。

新鳳鳴對此表示樂觀,並稱利夫生物正在建設世界首條萬噸級FDCA生產線,計劃今年建成投產,這將保證其在未來5-10年內產品的交付能力處於行業第一。屆時將提升利夫生物的財務業績。同時,公司也將通過投資可優先獲得關鍵材料產能,確立先發優勢,搶佔生物基材料戰略窗口期。

另外,目前FDCA的成本相對較高,對行業下游應用形成了一定的制約。新鳳鳴稱,利夫生物的FDCA萬噸級產線投產後,預計該產品到2025年對外售價將下降至5-6萬元/噸,2027年之後將下降至2-3萬元/噸。

新鳳鳴前身爲中恆化纖,2000年成立,2017年上市,主要生產民用滌綸長絲和滌綸短纖。今年一季度,新鳳鳴實現營收145.57億元,同比增長0.73%;淨利潤3.06億元,同比增長11.35%。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初新鳳鳴曾拋出約200億元的投資計劃,包括建設年產250萬噸差別化聚酯纖維材料以及10萬噸聚酯膜材料項目。在滌綸行業供應過剩、盈利難背景下,該投資引發了市場擔憂。

截至7月18日,新鳳鳴報收11.6億元,總市值176.8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