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請保護令後「必做1件事」 律師勸:感情暴力往往更兇險

▲遠離家暴者纔是上上策。(示意圖/視覺中國CFP)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新北土城區7日傳出兇殺命案,有家暴前科的謝姓男子,在街頭持刀砍殺妻子與小姨子,2人送醫後不幸身亡,引發社會震驚。對此,律師蘇家宏表示,保護令創造了一個「虛擬保護界線」,但面對家暴者,「遠離」纔是最佳策略,緊急情況時最好躲起來;他也感嘆,夫妻間(情侶間)的暴力往往更爲兇險。

蘇家宏律師在臉書發文,保護令是法律爲受害人設下的一道「虛擬界線」,禁止施暴者接近、聯絡或騷擾,違反者將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只是保護令需要警察與司法單位的執行,才能發揮實質保護的功效;不過他建議,「遠離施暴者」纔是最實際的策略,「甚至需要躲起來,絕對不要吃眼前虧。」

他提到,羈押犯罪嫌疑人,取決於檢察官當下認定其是否有重複犯罪的危險性,必須提出足夠的證據,像是施暴者已有多次傷害紀錄、明確威脅言論、毀損或持有兇器等。他指出,針對家庭暴力加害者,是否要增加「預防性羈押」的條件,值得立法單位深刻研討。

蘇家宏律師也強調,親密關係中的暴力往往更兇險,曾處理過多起被丈夫毆打的家庭暴力案件,女性在感情中因愛而選擇包容,卻讓暴力者得寸進尺,「我發現有愛不等於有理性,會動手的人從不會因爲愛就收手,暴力男,再帥也不要!」希望這起悲劇可以喚醒更多人的警覺,也喚起制度的溫柔與堅定。

貼文曝光,掀起網友熱論,「家暴真的很可怕,有些男人外面表現一種,私下又是另外一種」、「情緒控管不好,再帥再有錢都要拒絕往來」、「暴力男就像顆不定時炸彈,真的!能跑就要快逃走」、「我也曾經聽說男生被家暴過!面對有暴力傾向的,還是遠離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