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萬物》是在美化地主階級嗎?
《生萬物》完結幾天了,但爭議不斷。
說美化地主,洗白地主,村偶,爛尾,評分三連降,什麼言論都有,我是從頭追到尾的,我有資格說說,也有發言權。
其實,關於《生萬物》是否爛尾已經說過兩次了,我的答案很一致,那就是沒有,這是一部好劇,不該被莫須有的罪名給詆譭了。
關於蘇蘇結局太慘,有專門賣慘之嫌,這純粹是無稽之談。
蘇蘇、費左氏都是封建禮教、貞潔牌坊的犧牲品,費左氏被費家門楣框住一輩子,活的沒自己。
蘇蘇被寧學祥以代替品的形式嫁給費文典,自此開始被犧牲的一生,走進高門大院,人成了囚,再想走出就得經歷錐心之痛。
結尾,蘇蘇勇敢追求自己的愛情,也有了結晶。
可她在某種意義上還是費家的人,於是便有了費左氏下毒,三人殞命。
這不正是對封建思想,舊社會吃人的最好鞭笞嗎?本該過好日子的三人卻悲慘收場,舊社會讓人變成了鬼。
有人說《生萬物》是農村瑪麗蘇,你見過哪個農瑪麗蘇全員悲劇。
且不說那是兵荒馬亂,朝不保夕的民國,根本甜不起來了,就連每當觀衆想甜的時候,現實給送來了一刀。
繡繡身爲絕對主角應該好一點吧,何況劇中把鬼子也趕跑了,新中國也成立了,可依舊不能如觀衆所願。
大腳抗洪時不幸犧牲了,最後只剩了繡繡一個人,她的朋友、姐妹、愛人、親人都不在了,一個人孤獨終老,請問哪部瑪麗蘇有這樣的結局。
繡繡從頭到尾一直在反抗,而反抗也是《生萬物》貫徹的主題,一個主角全程反抗的劇又怎麼會是洗白。
從馬子窩逃出來,因寧學祥的不作爲而寒心,與其斷絕關係,她確實做到了再苦再難也不接受他的任何幫扶,這是對封建父權制的反抗,女子本不弱,有些糟粕可以打破。
嫁給大腳,兩個階級的融合,繡繡下地幹活,房前屋後忙前忙後,不把自己當大小姐,以當下要過好日子的心態積極向上,跟公婆處好關係,與大腳感情漸濃,這是對刻板印象的反抗。
馬子圍村,命懸一線,繡繡擋在衆人身前,自己顫顫巍巍,心性堅定如山。
借馬子之口還她清白,她不懼危險跟馬子拼命,這是對匪徒的反抗,天牛廟是我的家,絕不允許任何侵略者踐踏。
減租減息永佃,開倉放糧,繡繡不會因爲寧學祥是她爹就幫親,反倒是以身作則。
既爲農會出主意又規勸寧學祥,還不惜與可金正面交鋒,這是對地主階級的反抗,讓耕者有其田,所有人能吃飽飯。
繡繡可能不懂什麼是革命,但這就是革命,繡繡的所作所爲也是千千萬萬前赴後繼者的縮影,連親生女兒都覺得親生父親做的不對,站在了勞苦大衆的一方,這還是美化地主階級嗎?
鬼子進村,無惡不作,膩味以怨報德,不知感恩,繡繡和大家一起放天火燒麥,跟鬼子鬥,不讓他們禍害老百姓。
之前種下的善也在沒味身上結了果,替鄉親們大義滅親,這是爛好人嗎?顯然不是,這是對侵略者的反抗,這是對生而不養,養而不教的不良父母的反抗。
這一路走來,繡繡用大愛灑滿天牛廟,以行動反抗一切不公,不知不覺間萬物生,我喜歡這種潛移默化的真善美。
從另一個角度看,繡繡的一生也是積弱積貧的新中國的奮鬥史。
從地主家的女兒到被馬子綁走,再嫁給掘地漢子,日子過的清苦,後來經過各種動亂,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過上了花兒一般的日子。
以小見大,中國一開始萬國來朝,之後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誰來都能欺負一下,舉國淪喪,水深火熱,但中國人骨子裡的硬氣不氣餒,同心協力打跑侵略者。
建立新中國,百廢待興,建設家園,有了後面年輕人可以興高采烈的參觀天牛廟的民俗博物館,回憶過去,這麼大格局的《生萬物》,給刻意扣上村偶的帽子,太不應該。
再說讓寧學祥高光,先來看看寧學祥的成分,吝嗇、剝削、狡猾、審時度勢。
農會鬧的大時,他讓可金帶團練恐嚇,開倉放糧時,他買槍送糧保護自己,實在扛不住時,假意給縣上送軍糧。
鬼子來了,他彎腰求全,使錢諂媚,他是個地主,但他不是傻,他知道什麼時候裝什麼樣子。
最後,他衝上去給二叔收屍,那是他親弟,打斷骨頭還連着筋,這算什麼洗白。
封四那麼作惡,封二不待見他,生命垂危時不還是想方設法解救,這是人之常情。
至於用自家糧食換全村命,那是因爲全村人裡有繡繡,有他外孫子、外孫女,他自從沒用地跟馬子換繡繡之後就一直心存愧疚想要彌補,這次是一個機會。
臨終時將自己的地獻了出去,沒被批鬥,土地革命,這完全是歲月史書了。
劇中明確播過地主被批鬥,費左氏和寧學祥能躲過,一個是聽了文典的話,一個是有武裝力量。
他的轉變也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落實,團結一致可以團結的力量,本質上寧學祥不是什麼好人,他是隨着時勢而變化的,人不可能一成不變,不論什麼階層。
劇中拍出來各色人物,這不正說明用客觀的方式看待時代嘛,只要寧學祥願意以各種形式打鬼子,管他是不是地主,站錯了不要緊,站過來就可以諒解。
還有說銀子、寧學祥老夫少妻日子過得舒坦,美化地主階級。
這是哪跟哪啊,你只是看到了銀子不缺吃,不缺穿了,但你忘了一件事,那是地主的臉面,總不能讓她破衣爛衫吧。
你也忘記了銀子所得到是用命,用身體,用身心換的,給孃家的錢糧,那是白給的嘛。
沒看懂,沒用心看,可以理解。
但刻意放大某一處扣帽子,堅決反對,《生萬物》沒爛尾,沒有爭議,這個話題到此爲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