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不中了,《生萬物》是真人版鬥地主?
費左氏VS寧學祥——
最高端的PUA是深陷其中不自知。
電視劇《生萬物》中有兩個地主階級的代表——秦海璐飾演的費左氏、倪大紅飾演的寧學祥,但兩者的表象截然不同,造成觀衆對角色的口碑也是兩極分化。
費家過年不收禮,反而送出香噴噴的炸饊子,大家夥兒齊誇:費左氏這東家,能處!反觀寧學祥,路上見坨屎都要撿回去當肥料,連狗都搶不過他!也就難怪他能做出“舍女不捨地”的舉動。同樣都是BOSS,一個發下午茶,一個連翔都要壓榨,觀衆自然都同情前者厭惡後者。如果你也這麼想,那可能既沒看懂《生萬物》,也沒看透當代職場。
當剝削披上僞善的外衣,當壓迫學會撒糖的禮儀——這纔是吃人不見血的終極形態。“真惡”是揮舞的明刀,“僞善”是隱藏的暗箭,“明槍+暗箭”更是PUA模式中的黃金搭檔!
如果說寧學祥是地主界的“瘋狗”,那麼費左氏就是地主界的“綠茶”。“綠茶”的特徵是什麼?將自己的“處心積慮”偷換成對方的“不識好歹”。我們就以“抽地事件”爲例,分析一下她的具體做法和營造出的效果。
鐵頭家因爲天災人禍而拖欠地租,費左氏並未及時收回土地,展現了“善心”,但也暗中埋下了“隱患”;繡繡家求地,費左氏果斷把握時機,抽地轉租,既賣了順水人情也轉移了事件矛盾;爲什麼大腳百般推脫不願接手?因爲他明白:如果接手承租,不僅會讓繡繡欠下巨大人情,更要承接從鐵頭那裡轉移過來的怒火。同樣是花錢租地,爲什麼非要承擔這麼多的附加責任?我們不要忘記:當時的中國是一個鄉土化的人情社會,人際關係的社會價值很多時候比市場經濟的價值更大,所以大腳的顧慮既現實又正確。
我們再來看一下費左氏在這件事中都使用了哪些手段:借荒年時機埋下“暗雷”;借蘇蘇替姐姐家求地的契機果斷“抽刀”;一番“道理”說得鐵頭和大腳無言以對,只能各自承擔“忘恩負義”和“不識好歹”的惡名。“綠茶”地主以一番表面看毫無邏輯問題的“大道理”,將地主佃農間的血仇成功轉化爲窮人的內鬥——佃農爲地互撕,地主笑收漁利。
費左氏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將骨子裡不變的剝削本能包裝成憫農的善心,讓佃農遭受剝削卻還要感恩戴德,這便是她的“饊子經濟學”。當黑心老闆用奶茶澆滅你對996的怒火,當HR用“向社會輸送人才”美化裁員的冷酷,當外賣平臺用“自由搶單”來掩蓋單價的暴跌……小心自己成了2025年的佃戶——捧着撒糖的饊子,嚥下高昂地租的苦。僞善最毒之處就是讓被剝削者甘願替剝削者辯護:“東家仁義,咱別不知好歹!”
寧學祥這種毫不遮掩的“瘋狗”,剝削的本質在外在上顯露無遺。
女兒被綁架,拿錢贖人?開玩笑,女兒死了可以再生,但地要賣了就難再買了;高利貸?甭管“九出十三歸”還是“九出十五歸”那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咱可不能壞了規矩;假永佃?租地花錢,不用在意形式嘛!誰知道她費家是不是真永佃呢;老牛吃嫩草?娶銀子那是男婚女嫁兩廂情願的事情,老夫少妻有什麼稀罕?可以說寧學祥是把仇恨值拉滿了,以至於原著裡最後被佃農遊街慘死,也不值得同情。
這是兩種“地主之道”。“寧學祥”們揮舞大棒,立威恐嚇,展示反抗的代價;“費左氏”們送出胡蘿蔔,馴化被剝削階級,降低反抗值。
一個保系統不崩,一個讓套路生效,形成“剝削閉環”。
寧學祥就是“地主公會”推出的MT(肉坦),農會起義時他抗最毒的打,掩護費左氏們安全撤退;他的提租放貸,恰好襯托出費左氏減息減租的“良心”。“瘋狗”是真惡,“綠茶”是僞善,沒有“瘋狗”的明目張膽,哪能保證“綠茶”的暗箭傷人?
若你正慶幸自己對“綠茶”和“瘋狗”足夠警惕,恐怕早已在當代“費左氏”和“寧學祥”的攻勢下,不知不覺中招了!
設想這樣一間公司:CEO費左氏,負責僞善、轉移矛盾、長線剝削,核心技能是“饊子成本控制術”;COO寧學祥,負責剋扣、吸引仇恨、短期變現,核心技能“發瘋豁免權”。這樣的“邪惡合夥有限公司”,是否似曾相識?總監揮舞“末位淘汰”大棒:“幹不好滾蛋!”;HR打着“員工關懷”幌子:“公司是家,加班爲夢!”,後勤部門以“食品安全”爲由撤銷食堂……員工被整得欲仙欲死,還在猶豫該恨誰時,CEO和COO在頂層豪華辦公室笑看財報:“紅白臉,真管用!”——這就是“綠茶”與“瘋狗”的現代版進化!
觀衆討伐“寧學祥”但卻同情“費左氏”,就如同我們看懂“瘋狗”的囂張並懂得規避,卻對“綠茶”的高端PUA缺少提防。不要以爲我們比“佃農”聰明多少,當代“抽地事件”每天都在上演!被“做自己的老闆”忽悠,沒有意識到代價是零社保;“靈活就業”很灑脫,實爲“無責開除”埋下伏筆;上司遞杯奶茶,語重心長:“我懂你的委屈”…… 這樣的費左氏牌“精神饊子”,你不知不覺中吃了多少?
識別“精神饊子”的現代變體
從“費左氏”時代至今,PUA套路核心從未改變,變的只是包裝。識別其現代變體,時刻警醒!“祖宗定的規矩”→爲“行業潛規則”;“抽地是迫不得已”→“末位淘汰是激勵”;“貞潔是最寶貴的財富”→“996是福報”。這些變體的核心目的,都是將行爲合理化、轉移矛盾、美化奴役。
反馴化三原則
當你收到可疑“糖果”之時,請急速自檢,反問三連擊:糖衣下面裹着什麼利益鏈?原有矛盾是否被轉移?結果是否成爲誰的墊腳石?例如:“高比例提成”是否爲掩蓋“無底薪”?宣揚“00後整頓職場”是不是在轉移勞資矛盾?“世道不好要感恩”是否在爲KPI免費充電?別地被抽走了,還在爲地主唱讚歌。
抓住生存革命的武器
《生萬物》裡佃農的翻身,靠的不是討好地主或勾結土匪,而是農會的組織引領,奪回土地權益。同樣,當代職場人的權益保障,也不能靠吐槽和躺平。我們亦有自己的專屬武器——《勞動法》。哪怕你可能是連國家一共有多少部法律都不知道的“半法盲”,哪怕一年到頭都讀不完一本書,但這部《勞動法》,職場人務必仔細閱讀一遍!其中關於權益保障、公司規範、弱勢羣體保護等困擾職場人的問題,都有標準的解決方案。“標準制式武器”,爲什麼不用呢!
不被“寧學祥”恐嚇,不被“費左氏”套路,《生萬物》的啓示不在歷史而在當下:土地記得所有真相,真正催生萬物的從來不是溫情的假面,而是看透表象的清醒。赤腳踩進泥土,心帶不肯馴服的倔強,無論是走在田埂還是坐在工位,生活的希望,只能源自堅持的腳步和正確的方向!
編輯:Yuri
撰文:魚龍曼衍
排版:Cecilia
設計:Lidianer
圖源:豆瓣、CCTV、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