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簽約服務,讓家庭醫生深入人心

時本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8月19日發佈的通知,聚焦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感受度若干措施,各地要立足實際,利用多方資源,提升簽約服務感受度,用心用情爲羣衆提供可感可及的簽約服務。這些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感受度若干措施主要包括:提高簽約服務可及性便利性,建立完善下沉醫生參與簽約服務長效機制,定期推送健康信息,做實預約轉診服務,推進社區簽約,提供便利用藥服務,優化健康管理服務,支持個性化簽約服務,激勵簽約居民加強健康管理,加強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宣傳。

近年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從無到有、從點到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拓寬家庭醫生來源渠道、轉變家庭醫生服務方式等新政策、新舉措,服務供給能力大幅提升,全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顯著提升,簽約服務內容從單一疾病管理擴展到健康管理、康復護理等全週期服務,服務方式從固定週期簽約轉向靈活週期,部分地區還探索了“互聯網+簽約”“家庭醫生地圖”等創新模式。這些探索爲構建家庭醫生服務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家庭醫生這個“健康守門人”存在的價值。

家庭醫生作爲居民健康的第一聯繫人,能夠有效整合預防、治療、康復資源,降低醫療成本,提升健康效益。他們不僅能爲家庭和個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還能優化醫療資源分配、強化疾病預防、提升健康管理水平,並推動分級診療制度落實。美中不足的是,在一些地方仍存在“籤而不約”等現象。部分居民反映,簽約後除了量血壓、測血糖等基礎服務,難以獲得更精準的健康指導;轉診時仍需自行掛號排隊,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通道不夠暢通,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折射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與羣衆期待之間還存在差距。

此次“暖心升級”直擊痛點,在可及性、便利性、精準性等層面實現突破。通過公佈簽約機構責任區域清單、開發電子家庭醫生地圖、探索以家庭爲單位簽約等舉措,讓羣衆“找得到醫生、簽得了約”;通過建立下沉醫生長效機制、完善轉診號源預留制度、優化基層藥品配送體系,讓優質資源“沉得下去、接得上來”;通過推行個性化服務包、開展健康行爲積分激勵、提供上門隨訪服務,讓健康管理“看得見效果、感受得到溫度”。這些措施對服務流程進行系統性優化,有望顯著提升服務能力。

落實升級服務措施,關鍵要在行動上下真功夫。對此,需要建立跨部門協同機制,將醫保支付、藥品供應、薪酬改革等配套政策同步推進。強化信息技術支撐,打通各級醫療機構數據壁壘,實現健康檔案實時共享。此外,完善考覈評價體系,將居民滿意度、健康指標改善情況納入績效考覈。注重培養全科醫生隊伍,通過職稱晉升傾斜、職業發展空間拓展等舉措,讓更多優秀醫生願意紮根基層。

升級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既是迴應羣衆健康需求的具體行動,也是深化醫改的必然選擇,使之成爲居民求醫問藥和健康管理的首診、首選。從這個角度看,這次“暖心升級”,升的不僅僅是服務質量,更是羣衆對基層醫療的信心與期待,有助於讓家庭醫生成爲羣衆健康“守門人”這一願景儘早照進現實。

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