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又一塊宅地成交!

底價成交。

7月30日,深圳龍華區A815-0036地塊完成競拍,該地塊作爲龍華覈心區稀缺的低密住宅用地,兼具區位、配套及政策優勢,最終由深業集團以19.06億元的底價成交,摺合樓面價約每平方米28050元。

根據規劃,該宗地面積約21920.84平方米,規定容積率≤3.1,建築面積約67950平方米,其中包括住宅60390平方米。

就在7月14日,招商蛇口以21.55億元的價格斬獲深圳前海桂灣片區一宗宅地,成交樓面價約每平方米8.4萬元,溢價率高達86%。在業內人士看來,該地塊刷新深圳宅地樓面價紀錄,成爲新的“單價地王”。而在7月7日,位於深圳龍華梅林關片區的A802-0309宗宅地正式出讓,共有6家房企參與競拍,最終經過108輪報價,中海深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23.7億元將該宗宅地收入囊中。據悉,該宗宅地初始樓面價爲每平方米27565.89元,溢價率達到40.7%。

對於此次土拍以“底價”成交,中指研究院認爲,近期深圳土拍呈現“超級核心高熱、次級核心遇冷”特徵,同期出讓的前海地塊溢價率達到86%,頭部房企雖參與前海地塊競拍,但對非超級核心地塊普遍採取謹慎策略,這種分化源於資源向“超級核心”集中,導致開發商資金分流。

作爲房地產市場的關鍵上游,土地市場的供應規模、成交價格以及政策調控走向均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與北上廣等其他一線城市相比,深圳上半年宅地出讓數量相對較少,但近期出讓數量已經顯著回升。業內人士普遍認爲,這一變化是深圳積極應對市場下行壓力,主動調整土地供應策略的有力舉措。

中指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300城住宅用地出讓金同比增長27.5%,但成交面積仍下降5.5%,其中一線及二線城市出讓金增長均超過40%,而三四線城市仍小幅回落。從城市集中度來看,上半年TOP20城市宅地出讓金佔全國比重升至68%,杭州、北京涉宅用地出讓金均超千億元,杭州出讓金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頭部房企投資策略趨於一致,投資拿地進一步聚焦,疊加核心城市優質地塊供應力度加大,上半年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多宗地塊競拍出高溢價。

近段時間以來,多個重點城市的土地市場熱度不減。7月23日,蘇州共有兩宗地塊開啓限時競價,分別位於園區雙湖、吳中郭巷。其中,園區雙湖地塊經過49輪競拍,由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總價46.67億元競得,成交樓面價每平方米65241.78元,溢價率8.74%,該地塊成交樓面價刷新江蘇省當前最高樓面價紀錄。

中指研究院認爲,短期來看房企當下更加註重項目的安全性與盈利確定性,北上深杭等熱點城市核心地塊,憑藉稀缺屬性預計仍將頻現高溢價成交,成爲房企爭奪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