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優化服務促高效通關

經濟日報深圳4月11日訊(記者楊陽騰)據深圳海關統計,今年前兩個月,深圳鋰電池出口達99.7億元,同比增長19.1%。去年深圳鋰電池出口達651.2億元。深圳作爲全國鋰電產業的核心集聚區,已形成“材料研發—電芯製造—系統集成”的完整產業鏈,鋰電池出口動能強勁。

作爲行業龍頭企業,深圳市省油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鋰電池出口約爲5億元,同比增長40%。該公司銷售總監樑海寧稱,深圳海關推行的高效通關模式讓貨物出口週轉率提升70%,倉儲成本降低20%。

鋰電池出口時必須由海關嚴格按要求完成危險貨物包裝使用鑑定。爲此,深圳海關創新推出危險貨物包裝“檢查驗證+合格保證”查驗模式,提供預約查驗、證書“雲簽發”等服務,推動企業庫存週轉率大幅提升。同時,優化危險貨物包裝監管模式,通過組織週期性現場查驗、同類產品實行驗覈式評定放行等方式,減少實地查驗頻次,確保危險貨物包裝出證“零等待”。

“儘管市場機遇廣闊,但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只有加快‘出海’節奏,才能搶先拓展市場份額。”格瑞普公司關務負責人戴玉雲介紹,今年以來,格瑞普順利拿下了美國、德國等地的訂單,國際市場競爭力穩步提升。在深圳海關的指導下,格瑞普納入了危險貨物包裝查檢模式改革試點,基本實現當天出證。

深圳海關還針對轄區儲能企業在出口危險貨物申報方面存在的堵點,抽調業務骨幹爲企業講解危險貨物包裝檢驗的政策、程序及標準等,製作出口危險貨物包裝申報、查驗等方面常見問題“錯題集”,指導企業規範使用危險貨物運輸標籤等要素,幫助企業提高申報質效。

深圳海關所屬觀瀾海關查檢科副科長陳媛玲介紹,深圳海關構建了專人溝通協調機制,積極迴應企業訴求,主動對接企業出貨計劃,加強技貿應對、質量安全管理等指導。下一步,將繼續加強鋰電池企業出口幫扶,依託智慧海關建設,持續優化產品出口通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