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迎來清明祭掃首個小高峰 清明小長假深圳鐵路預計發送旅客超150萬人次
深圳新聞網2025年3月31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莊瑞玉)上週末,深圳迎來了今年清明祭祀的第一個小高峰。記者從深圳市民政局獲悉,雖然天氣寒冷,全市民政、交通、消防、公安、衛健等部門共計派出6300人次參與祭掃安全服務保障工作,全市各墓園累計接待市民超12萬人次,各大墓園秩序井然,市民祭掃活動平穩安全有序。
27日清晨,天氣寒冷,細雨如絲,宛如思念般綿延不絕。位於龍崗的吉田墓園和市殯儀館追思苑的工作人員早早就做好了接待羣衆的準備。連日來,這裡接待祭掃羣衆明顯增多。爲了更好提高服務效率,強化服務保障,吉田墓園和追思苑設立綠色便捷通道,併爲老年人、兒童、孕婦、殘疾人等羣體提供園區電瓶車接送服務,切實保障各類特殊羣體的祭掃需求。
除了園區內接駁車輛外,南山區報恩福地和聚仙居主動創新便民服務措施,在祭掃服務現場安排外骨骼肌助力機器人等智能設備,更好地幫助行動不便的特殊羣體,提升祭掃服務保障智能化水平。
清明祭祀高峰期,墓園周邊道路極易出現擁堵的現象。據瞭解,由於深圳殯儀館改擴建工程正在施工,殯儀館、吉田墓園停車位有限,祭掃高峰期間,深圳殯儀館、吉田墓園將視情況禁止社會車輛進入。爲了方便市民綠色出行,深圳殯儀館、追思苑(骨灰存放處)、吉田墓園於3月29日-30日及4月4日-6日7:00-17:00,在金銀坑公交站、六約新村公交站開行免費接駁專線。
爲樹立文明祭掃新風,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深圳市民政局近日向廣大市民羣衆發出“清明和風起 鵬城寄深情”的清明節文明祭掃倡議書。倡導移風易俗,文明祭掃,採用鮮花祭掃、網上追憶、植樹緬懷等方式寄託哀思。倡導厚養禮葬,生態祭掃,鼓勵海葬、花壇葬等生態葬法,讓生命迴歸自然。倡導防火護林,安全祭掃,不在禁燃區及山林、公墓等地違規點香燭、燒紙錢、燃放煙花爆竹等,杜絕各類用火隱患。倡導綠色出行,低碳祭掃,緩解交通壓力,共同維護和諧有序祭掃交通環境。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程贊 通訊員 邱宇暉)記者從深圳鐵路獲悉,2025年清明小長假的鐵路運輸期限共5天,爲4月3日至7日,深圳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54.5萬人次,同比增長4.7%;客流最高峰預計出現在4月4日,當天預計發送旅客46萬人次,同比增長4.8%。
據瞭解,今年清明假期,鐵路客流構成以短途祭掃爲主導,疊加踏青旅遊客流形成雙高峰。節前2天(4月3日—4日),省內短途熱門方向主要是廣州、汕尾、普寧、潮汕、韶關等祭掃和人口密集地區;省外長途熱門方向主要是郴州、長沙、桂林、南寧等方向。節後返程客流(4月6日—7日)則呈現多波次、分散化特點。
深圳車站相關負責人表示,清明小長假期間,爲滿足旅客出行需求,深圳鐵路加大運力供給,根據客票預售和候補數據,持續調整運輸方案。目前,已安排加開動車組列車412趟,其中包括夜間高鐵81趟,主要去往廣州、長沙、汕尾、潮汕等地區。
爲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客流高峰,深圳地區各大火車站將根據客流實時情況增開售票窗口與安檢通道,確保購票效率及進站秩序。此外,各個火車站還設置了重點旅客和15分鐘急客通道;針對特殊重點旅客羣體,進行“一對一”服務引導,保障重點旅客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