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末將迎來首個清明祭掃高峰日
昨日,北京市2025年清明祭掃服務保障新聞發佈會舉行。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會上獲悉,根據今年清明節放假安排,將3月22日至4月10日確定爲祭掃服務集中日,共計20天。其中,3月29日、30日(雙休日),4月4日、5日、6日(清明假期)共5天爲祭掃服務高峰日。今年,本市繼續提供現場祭掃、代爲祭掃、網絡祭掃三種祭掃服務。需要注意的是,清明期間市民旅遊和祭掃活動交織,倡導市民錯峰祭掃。同時,今年清明森林防火形勢較往年嚴峻,倡導廣大市民自覺抵制燒紙焚香等陋習,祭掃場所內嚴禁使用明火。
繼續提供三種祭掃服務
會上,北京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楊志偉介紹,今年本市繼續提供現場祭掃、代爲祭掃、網絡祭掃三種祭掃服務。
現場祭掃方面,市民可根據自身的祭掃需求,直接前往園區進行現場祭掃。爲做好祭掃服務,各殯葬服務機構結合實際設立了便民服務檯,免費提供各類祭掃用具用品、祭祀鮮花、應急藥品、熱水紙杯、雨傘雨衣等物資。
在代爲祭掃方面,不到現場祭掃的市民可通過市民政局門戶網站清明祭掃專欄、“北京民政”微信公衆號或“京通”小程序進入殯葬服務預約系統,申請由公墓代爲祭掃。公墓將免費提供擦拭墓碑、敬獻鮮花等基本服務,其他延伸服務項目可與公墓另行議定。
在網絡祭掃方面,市民可通過首都之窗、北京市民政局官方網站的2025年清明節網上祭掃服務專區,開展寄語、獻花等網上祭奠。
“清明期間,市民旅遊和祭掃活動交織,預計會出現多個瞬時人流、車流高峰,倡導市民朋友優先選擇代爲祭掃和網絡祭掃服務,確需到現場祭掃的市民朋友,鼓勵節前、節後錯峰祭掃。”楊志偉說。
祭掃場所內嚴禁使用明火
“從總體上看,今年清明祭掃森林防火形勢較往年異常嚴峻複雜。”北京市應急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高雲飛介紹,從天候物候條件看,去年12月以來,本市有效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近70%,平均氣溫14℃左右,比常年同期(13.2℃)略偏高1℃,且清明節期間大風天氣較多、空氣乾燥、林下可燃物溼度值持續下降,部分監測站點數據已接近極度易燃數值。
高雲飛表示,從社會活動看,清明前後集中祭掃、春耕生產、郊遊踏青等活動頻繁,人員流動性大,受傳統習慣影響,燒紙焚香、違規農事用火等現象仍然大量存在,部分市民違規攜帶火種進山、隨意丟棄菸頭等現象仍然時有發生,使得野外火源管控壓力激增。從歷史規律看,2019年以來,全市共發生森林火災27起,其中16起發生在清明祭掃期,佔比近60%,上墳燒紙、違規農事用火、電線打火、施工作業跑火是主要誘發因素。
高雲飛表示:“近期本市3天內連續發生兩起山火,雖然都在短時間內迅速撲滅,但是反思山火發生原因,教訓極其深刻。其中,3月20日,門頭溝區雁翅鎮因林緣耕地水泵房供電線路受大風天氣作用產生短路打火,引燃地面雜草,迅速蔓延引發山火;22日,房山區張坊鎮一村民上墳燒紙引發山火,肇事人員涉嫌失火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破中。”
他向廣大市民發出三點倡議,一是文明祭掃,綠色追思。倡導採用鮮花祭祀、植樹緬懷、家庭追思等低碳方式,自覺抵制燒紙焚香等陋習。二是嚴守規定,杜絕隱患。進入林區請主動配合檢查,嚴禁攜帶火種、易燃物品,切勿在林區及周邊吸菸、野炊、燒荒或違規燒秸稈。三是科學避險,安全救火。如遇到火情,務必保持冷靜,迅速撤離至安全區域,並立即撥打12119或119電話報警,切勿盲目撲救。
楊志偉也提醒,爲切實保障祭掃安全,各殯儀館、公墓等祭掃場所內嚴禁使用明火、吸菸、點燃香燭、焚燒紙錢、燃放鞭炮等,請市民朋友理解。
將組織多批次骨灰海葬活動
近年來,本市持續推行綠色生態安葬。一段時期以來,本市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對選擇海葬、自然葬的,免費提供遺體接運、冷藏、整容、告別、火化及骨灰寄存等殯儀服務。
楊志偉介紹,本市骨灰海葬自1994年啓動,截至目前,共安葬逝者近4萬名,服務隨行家屬十餘萬人次。特別是近十年,公衆接受度和參與度不斷提升,骨灰海葬量已經達到年火化量的4%。爲進一步推進綠色生態安葬,2017年,本市又推出了自然葬服務。今年清明期間,本市將精心組織多批次骨灰海葬活動,並計劃在天津港舉辦京津冀協同骨灰海葬啓航活動,在長青生命紀念園舉辦生態葬公祭活動。
“提示廣大市民朋友,遵守《北京市文明行爲促進條例》,不在道路、居民區和其他公共區域焚燒、拋撒喪葬祭奠物品,倡導市民朋友選擇鮮花祭祀、植樹紀念、網絡祭掃、代爲祭掃等文明低碳祭掃方式。同時,請大家儘可能選擇公共交通工具,錯峰出行,確保清明祭掃安全。”楊志偉說。
文/本報記者蔣若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