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3個片區納入地下空間重點開發區域

日前,記者從深圳市光明區獲悉,根據《深圳市地下空間資源利用規劃(2025—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本次全市劃定48個地下空間重點開發區域,其中光明區有3個。

據瞭解,規劃明確,以安全韌性、集約複合、品質導向、科學有序爲原則,依託基礎設施建設和地下空間重點開發區域的立體化綜合利用,努力實現地下空間資源的高效率、高品質、系統性和可持續利用,打造充滿活力的立體城市全球典範。到2035年,深圳地下空間利用水平將成爲全球標杆,形成以重點區域網絡化、複合化利用爲核心的地下空間利用格局,建成綠色、高效、安全、智能的地下空間。

根據深圳地下空間規劃,深圳將構建“一網、四片、多點”的總體結構,形成與城市中心體系相協調、以軌道交通網絡爲骨架、以城市功能中心和軌道交通樞紐爲核心的地下空間利用格局。“一網”是指軌道交通網絡,“四片”是指4個集中成片的地下空間發展片區,“多點”是指與城市功能中心、功能節點和軌道交通樞紐對應的地下空間重點開發區域。依據深圳“一核多心網絡化”城市中心體系、軌道交通樞紐分級、建設用地開發潛力和功能佈局,48個重點開發區域分佈在各區(新區),位於光明的3個分別爲光明城站樞紐周邊片區、光明科學城樞紐周邊片區、公明廣場站周邊片區。

規劃要求,以城市功能中心、軌道交通站點爲核心,推進地上地下空間一體化利用,推進地下空間的複合化、集約化、網絡化和高品質建設。地下軌道交通設施應形成立體綜合空間並與周邊節點互聯互通。其中,地下人行通道方面,鼓勵連接地下軌道交通站點與鄰近主要設施,構成“10分鐘遮陽避雨步行圈”;地下停車設施方面,推動地下化、立體化、共享化和智慧化建設,可適度挖潛增加老舊小區、醫院等停車供給。(記者 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