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構建創投“雙萬”格局 耐心資本培育信心 大膽資本闖關奪隘
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6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沈勇)春潮涌動,資本向新。
近日,投中信息發佈“中國最具創投價值城區榜單”,深圳南山、寶安、龍崗三區躋身全國十強。在深圳科創熱土上,耐心資本靜水深流,滋養硬科技“幼苗”拔節生長;大膽資本闖關奪隘,開闢未來產業新航道。隨着《深圳市促進風投創投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6)》落地,一幅“萬億級‘20+8’產業基金羣、萬家備案基金”的創投資本藍圖躍然眼前。
耐心資本:
長週期陪跑 築造硬科技底座
“沒有耐心資本,就沒有今天的突破。”自變量機器人創始人王潛感慨道。這家成立僅兩年的具身智能企業,憑藉深圳天使母基金的早期注資,研發出全球首個能獨立完成拉拉鍊、晾衣服等複雜任務的機器人。
據市財政局數據,2015年以來,深圳實繳出資超1500億元,批次設立13只政府性投資引導基金,累計撬動資本金近5000億元,支持8000多個產業項目。
時光荏苒,這8000多個產業項目中,已有如雲天勵飛、華大基因、邁瑞醫療等成爲行業頭部,超1500家企業成長爲專精特新企業,近600家企業成功上市。深圳政府性投資引導基金成爲“長週期陪跑”的典範。
堅持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是深圳國有資本積極投身產業科技創新的鮮明特點。注重成長空間及發展潛力,深創投集團85%的資金投向初創期和成長期項目。
深圳政府引導基金堅守耐心資本和長期資本底色,通過引導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形成覆蓋種子期、天使期、風險投資(VC)、私募股權(PE)階段全鏈條投資體系。耐心資本不僅是資金支持者,更是資源整合者——鏈接高校、產業龍頭和全球技術轉移網絡,助力企業跨越“死亡之谷”。
大膽資本:
勇闖“無人區” 開闢未來新航道
2024年,深圳在全國首提“大膽資本”概念,今年3月發佈的《深圳市促進風投創投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6)》將“大膽資本”推到聚光燈下:分類研究降低子基金返投認定和要求;進一步完善基金績效考覈與容錯免責機制,研究制定差異化考覈監督制度……有創投人士坦言:這是讓行業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的有益嘗試。
鬆開束縛,才能放開手腳,“大膽資本”源於《行動方案》帶來的制度性“鬆綁”。
降低初早期資本入局門檻。分類研究降低子基金返投認定和要求,對於種子和天使等初早期基金,探索取消返投時序進度、資金規模等要求。
提升國資基金的容錯率。《行動方案》表態:進一步完善基金績效考覈與容錯免責機制,研究制定差異化考覈監督制度,區分基金屬性,提升投資積極性。
讓一級市場有充足源頭活水。此次深圳提出再組建三個母基金: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跨境雙幣早期母基金、光明科學城母基金、面向CVC機構的專業化母基金。
鼓勵創新,就意味着要承擔風險。爲了助力科技成果轉化,深圳還首次提出推動設立概念驗證基金和中試基金。
眼前創投行業苦於退出難。對此,除了常規舉措,《行動方案》着重發力併購退出機制。
凡此種種,解決創投資本流向科技創新的堵點卡點有了“系統工程”。
創投藍圖:
從“雙萬”目標到全球風投高地
《行動方案》出爐,深圳風投創投有了清晰的未來藍圖。
到2026年底,力爭在全市範圍內實現萬億級“20+8”產業基金羣、經備案的股權投資及創業投資基金數量突破1萬家(只),風投創投基金以IPO(首次公開募股)等形式退出的規模位居全國前列,“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規模以年均15%增長,持續投入“20+8”產業集羣,加快建成香蜜湖、深圳灣、前海灣、光明科學城等風投創投集聚區,提供不少於500萬平方米產業空間載體和配套設施……深圳崛起爲全球風投創投中心。
目前深圳還優化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體系,發起設立三批產業基金羣,進一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和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其中,工業軟件、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第一、二批產業基金已完成設立,並陸續開展投資運作,總規模400億元。第三批產業基金涉及人工智能和具身機器人、低空經濟、新能源等產業基金,推動產業加快向高向新向優持續發力。新設第三批基金後,整體規模將達到近7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