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5年第一家上市公司來了 首日漲超兩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林典馳 實習生陸宇 深圳報道

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浪潮中,又一家“硬科技”企業站上資本市場的聚光燈下。

3月24日,深圳2025年首家上市公司——矽電股份(301629.SZ)正式上市,該股上市發行價52.28元/股,盤中漲逾250%,每股最高報189.99元。截至收盤,矽電股份報157.93/股,上漲202.08%,市值達65.9億元。

招股書顯示,矽電股份爲中國大陸首家實現產業化應用的12英寸晶圓探針臺設備廠商,打破了海外的長期技術壟斷,產品應用於境內領先的封測廠商和12英寸芯片產線。探針測試技術主要針對芯片性能及缺陷進行檢測,從而提高芯片測試效率,主要應用於半導體制作過程中的晶圓檢測、設計驗證、成品測試環節,探針臺則是半導體三大核心測試設備之一。

業績方面,2021年至2024年,矽電股份營業總收入分別爲3.99億元、4.42億元、5.46億元和5.07億元,總體呈現穩步上升趨勢。

今年一季度,矽電股份預計實現營業收入9300萬元至9500萬元,同比變動幅度爲0.17%至2.33%;預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的歸母淨利潤1310萬元至1360萬元,同比變動幅度爲-2.02%至1.72%。

現階段我國半導體設備仍依賴進口,而且在中高端核心設備領域,國外知名半導體設備企業佔據了較大份額。

根據SEMI的統計數據以及發行人的收入規模測算,2021年至2023 年,矽電股份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市場份額分別爲 19.98%、23.68%及25.70%,市場份額實現了逐年提升。

目前,矽電股份的探針臺設備應用領域涵蓋集成電路、光電芯片、分立器件、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等,下游合作客戶包括三安光電、兆馳股份、士蘭微、比亞迪等。其中,矽電股份與三安光電、兆馳股份合作時間均超過了五年,呈現穩定的合作關係。

矽電股份提到,公司營收對三安光電、兆馳股份的存在依賴。2021年度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來自於三安光電、兆馳股份的銷售收入合計佔比分別爲25.52%、60.26%、44.22%和21.06%。2022年,公司來自於三安光電、兆馳股份的收入佔比超過50%,當期經營業績對上述客戶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賴。

在新能源汽車與AI算力的雙重浪潮下,半導體行業經歷着新的技術變革。一方面,AI芯片通常採取高集成度設計,電路呈現着高密度、功耗大的特點,測試需要滿足多參數並進行檢測、高速數據處理和熱管理的要求。矽電股份的探針臺通過高精度定位技術和智能化測試系統爲這一測試需求提供支持。

此外,車規級芯片的市場需求呈現着爆發式增長,而其需通過AEC-Q100等認證,測試環境需模擬極端溫度(-40℃~150℃)、振動等條件。矽電股份的高低溫高壓環境探針臺支持寬溫域測試,並已通過三安光電等客戶的驗證。

據SEMI第四季度半導體報告顯示,全球半導體制造業第四季度表現強勁,大多數關鍵領域實現同比增長。其中,晶圓廠設備(WFE)支出同比增長14%,環比增長8%。同時,中國在WFE市場中的投資仍發揮重要作用,SEMI預計,隨着人工智能迸發的強勁需求,以及中國市場對半導體設備持續且大規模的投入,2024年及2025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將達1090億美元及1275億美元,同比增長3.4%及17.0%。

隨着半導體工藝進步,探針臺逐步向高精度方向發展以適應生產要求。面對發展機遇,矽電股份在當下選擇IPO爲合適時機,這有助於公司進一步拓展業務,完善公司市場營銷網絡佈局,提高產品市場佔有率。